当前位置:来看吧小说>历史军事>我不是佞臣啊> 第四三零章 打白条儿......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四三零章 打白条儿......(2 / 2)

殊不知,那些武将们更奇怪:看不到这小子的时候,觉得他哪儿都好。怎么他一出现,就忍不住想揍上一顿?

嗯,这好像是个玄学问题......专业解释,应该就是八字不合。

“诸位大人肯定在担忧,增添了军衔体系后,士卒们奋勇杀敌,各个很快就能升为一等兵,或者更高的军衔,日后耗费肯定颇为巨大。”

说着,何瑾还是觉得站着不舒服,眼睛贼兮兮地又瞟上了椅子。

朱晖见状,忍不住冷笑一声:“小小年纪,站一会儿就累了?......不过,你身为钦差,与我等平起平坐也是应该的。”

“谢国公大人体谅,小人身娇肉嫩,平时也懒散惯了,比不得诸位老当益壮......”

朱晖额上青筋就开始突突乱跳,呵斥打断他道:“别废话,继续说对策!”

“对策?哦哦......对策就是国公大人根本无需担忧。军衔的设立,非但不会增加军费,反而会帮大军节省军费。靠着朝廷每年拨付的军饷,足以养活宁夏边关的八万大军。”

“八万?”朱晖当时大惊,道:“宁夏明明十万大军,怎么可能......”

何瑾却一摆手,道:“的确只有八万。多出来的两万人,全都是那些吃空饷武官虚报的。小人也是开始编纂军衔档案时,才发现的。”

编纂兵士档案,自然需要宁夏一线所有将士,亲自将鱼牌交上来登记。上次新军营四出缉拿贪污武官的时候,何瑾就给了交代,自然摸清了整个宁夏到底有多少兵马。

对于这样的结果,他是没多大感觉的。毕竟史书上记载,明朝后期武官吃空饷,已到了骇人听闻的地步。

崇祯年间,连天子脚下的京营都是不满编的,缺额多达两三成。至于天高皇帝远的各地卫所和边关,更是达到了五成的缺额。

而现在宁夏边关才有两成的缺额,算是很正常的了。

“只要改革了兵制,推行军衔制度。日后兵部的考功司和职方司,必然会对各地卫所和边关进行核查。”

“以后只靠着一摞糊弄人的花名册,想吃空饷可就没那么容易了。如此一来,朝廷自然会省下大笔的军费。”

朱晖和这些武官们先是愤怒,随后反应过来,便明白了何瑾的意思:省下了吃空饷的名额,拿来贴补用心向上的士卒,军费自然是不会变的,甚至还会多出一些来。

“更何况,有奖自然也得有罚。”何瑾又继续开口,道:“二等兵的军饷,其实就是如今边关士卒的标准。”

“以后戮力杀敌报国的兵士,饷银自然会增加。可还有那些浑水摸鱼、混吃等死的兵油子,自然会沦为三等兵,难道我们还会给他们发二等兵的饷银?”

“这样算下来,朝廷拨付的军饷,说不定还会进一步降低。”停顿了片刻,何瑾又道:“反正以后军营,肯定会走少数精兵和常备普兵的路线。”

“这样比起以前心中没谱儿,胡子眉毛一把抓的状况,其实是会好很多的。”说着,他便望了望那沙盘地图,道:“至少制定战略的时候,何处会打硬仗该布置精兵,何时该用普兵故布疑阵,诸位肯定更了然于胸。”

朱晖等人闻言,不由双眼一亮:不错,他们虽然知道京营士卒比边关军强一些,但其实也强不了多少,还是良莠不齐、鱼虾混杂,算不上绝对的精兵。

可经历了军衔划分一二三等后,日后便可确定一等精兵,必然是装备最精良、士气最高昂、战斗力最强的铁血之兵!

“何主事的法子,的确是固本培元的好策略。”李俊兴奋片刻后,又眉头紧蹙道:“可远水终究解不了近渴。昨日你已下达了改革军衔的兵令,眼下固原城里又没有充足的饷银......”

“这个嘛......”何瑾挠挠头,又羞涩又不要脸地说道:“当然就要拿诸位的脸面人品,先打白条儿应付了。”

我不是佞臣啊...看书的朋友,你可以搜搜“蓝色中文网”,即可第一时间找到本站哦。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