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来看吧小说>社会文学>小人治宋> 第一百零一章 不能空着手回去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零一章 不能空着手回去(2 / 2)

不用再辨别真伪,人的心情,是可以体现在字里行间的,这一封明镐的亲笔战报,字写的那叫一个龙飞凤舞,眉飞色舞,兴高采烈,以文彦博之聪明,哪里能看不出明镐写战报时候的状态。

文彦博拿着战报,上下看了几遍,脸色极为精彩,想要哭又不能哭,想要笑又笑不出来,偌大的一个参知政事,次相文彦博,挤出来的鬼脸,叫贾昌朝看了能做梦都笑出来。

贾昌朝看文彦博的脸色,就知道文彦博现在心里有多扭曲,说来也是啊,自己光怕文彦博来了抢走自己的功劳,现在人家文彦博来了,结果人刚到,平叛就结束了,你叫人家文彦博心中怎么想,回去怎么跟皇帝交代。

做人做到贾昌朝这个份上,他可能不会与人争执,不能坚持己见,所以才会被贬出朝堂,但同样也因为这样,贾昌朝会顾及同僚的面子,叫事情不至于闹得不可开交,所以贾昌朝牢牢的把控了河北路这么多年,无论朝中局势如何动荡,贾昌朝都能够屹立不倒。

贾昌朝收起自己脸上的笑容,叫人给文彦博换了一杯好茶,道“文大人,你看这兵符印信……”

文彦博脸色铁青道“既然贝州城已经攻破,自然也就没有了我的用武之地,这兵符印信,不要也罢。”

贾昌朝道“文大人莫要说气话,那贝州城虽然破了,可是明镐等人都是一介武夫,哪里知道如何善后,想那贝州乃是河北重镇,若是处理不当,便要落下千年隐患,还要文大人施手段才好,还有这一次弥勒佛教叛乱,虽然只有宣毅军乾宁军两军叛乱,可是弥勒佛教散播甚广,在其他各路军中都有余孽,在民间更是有众多信徒,此乃大事,还要等着文大人一一处理。”

贾昌朝这算是给文彦博找了一个台阶下,破敌的第一功没有了,但是还有善后的功劳嘛,善后的功劳虽然没有那么大,但是总不至于叫文彦博空着手回去不是,只要文彦博处理的好,回去之后也仍旧是大大的荣耀。

文彦博看看贾昌朝,自然明白贾昌朝的好意,面对这样的老实人,文彦博也实在是无话可说,本来嘛,本来平叛一事就是要十万火急,自己总不能怪人家破敌的时间太短了吧,而且想一想,人家明镐是在三天之前破敌,而自己要不是在朝堂上磨蹭了三天,岂不就是刚刚好能够赶上,说到底,这事谁也不怨,就怨自己。

人家贾昌朝既然是好心,文彦博也不至于跟贾昌朝置气,当即考虑了一下,对贾昌朝拱手道“文某受皇上重托,不敢怠慢,既然如此,便不推辞了。”

文彦博说完,取了贾昌朝手中的兵符印信,出了衙门,直奔禁军,叫手下将官扯去一半人马回京,

余下的五万人,随自己立刻出发,赶奔贝州。

文彦博的心态很好, 眼看最大的功劳已经没有自己的份,心里也就不再想他了,可是现在文彦博,却对另外一件事上了心,那就是,那个明镐,如何用手中几千厢军,破了叛军防守,城高墙厚的贝州城的。

其实不光文彦博,其他所有人心中都在疑惑,怎么这样一个偌大坚固的贝州城,自从明镐围城之日起,十几日的功夫就突然告破,且不说明镐手里兵马不足一万,就算是几万人来了,强攻贝州城恐怕也要打些日子呢,明镐是怎么做到这一切的。

其实很简单,与其说是明镐坐到的这一切,不如说是徐德善谋划了这一切,当来到贝州城下的第一时间,徐德善就找到了明镐,说出了自己的计划,挖地道!

徐德善的想法很简单,咱们士兵少,可是民夫多啊,咱们强攻肯定攻不下贝州城,不如就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在南面佯装攻城,北面连夜挖出一条地道,直通城内,这样一来,那些什么城墙弓箭就都没有了用处,只要选择一个月黑风高的晚上,派出精锐入城直取王则,那么叛军便可以不攻而破,拿下贝州城。

明镐一开始对于徐德善的这个主意嗤之以鼻,那挖地道哪里是想挖就挖的,这个办法虽然可以越过城墙,但是一来工程量太大,二来动静也很大,乒乒乓乓的,你以为叛军都是聋子听不见怎么的,再说你从地道里挖出来的土都堆到哪里去,只要有叛军看见,立刻就能知道你要干什么,到时候提前防备,得不偿失。

基于这个矛盾,徐德善便提出了在城门外挖坑的想法,这样的话一来可以防止叛军出城,二来可以掩饰挖地道的动静,把挖出来的土堆到南门外,还能当做土山,你看多好。

明镐还是觉得这个办法太笨,不过徐德善那挖坑和堆土山的办法却是一个不错的主意,后来想可想,这么多人,闲着也是闲着,那就去挖吧,就算是不成功,也没有什么损失。

就这样,在做好了周密的安排之后,五万民夫里面,至少有两万人被分配去挖地道了,在徐德善给他们重新讲解了一下挖地道的注意事项,技巧方法之后,地道挖的很顺利,终于就在南门外的攻城演习进行了五天之后,地道挖通了,地点,在贝州城内北面的一户人家院子里。

这也就是亏的叛军不得人心,在贝州城里又抢又杀,那户人家一看自己院子地底下钻出来了人,惊恐不已,可是听说是大名府军,前来击杀叛军的,顿时喜极而泣,不仅没有将地道之事举报,反而帮助大名府军好好的掩藏出口,瞒过巡查的叛军兵丁。

接下来的事情谁都会做了,突然之间,明镐下达了攻城的命令,几千厢军全部出动,把演戏变成了实战,不惜一切代价,突击南面城墙。而魏晃,则带领着五百精锐,在北面地道中悄悄突进,在叛军大部分兵力都集中在了南面之后,突然袭击,攻入贝州城内部,先直奔南门,给了叛军惨痛一击,等里应外合拿下城门,与厢军汇合一处之后,再攻击知府衙门,这时候王则看大事不好,放火烧了衙门,而死,大名府军又满城查找叛军,安抚百姓,一日之内,王则叛乱,至此而终。

文彦博走在通向贝州的道路上,便拿到了这一份更详细的战斗情况,他上下仔细的看着,想要在其中找到一个能够叫明镐击破叛军的关键,逐渐的,文彦博的目光便集中在了一个名字上,徐德善。

其实在战报里,哪怕是很详细的战报,写的大多也是战场战斗,敌我伤亡之事,很少有提及到徐德善的名字,但是文彦博看了看,却敏锐的注意到了,这个徐德善,好像官位不高,职位不大,之前从来没有听说过,可偏偏只要是战报上提及的每一件事中,都有着徐德善而名字,文彦博的直觉告诉他,徐德善,一定是那个关键之人。

文彦博立刻吩咐亲卫,打探关于徐德善的一切消息,领导的好处就在这个时候表现出来了,召讨使,皇帝钦差发话,不到一个时辰的时候,那亲卫便把徐德善的前后事情,都打探了个一清二楚,给文彦博报了过来。

当然,这匆忙间的打探,打探到的信息定然不是那么详细,不过就只是这模糊大概的事情,就足够侍卫在文彦博的马车里蹭了杯茶喝才说完,这些情况,包括徐德善的家庭出身,经历,如何到的大名府,如何当的议事郎,如何随军出征,如何智破贝州城,一宗宗一件件,就如街头说书人嘴里的故事一样,听得哪怕是文彦博,也目瞪口呆,心情激荡。

文彦博号称六岁便有灌水浮球之智,而人家徐德善五岁便可大破叛军,两相比较,难道徐德善要比文彦博还聪明不成?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