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来看吧小说>社会文学>小人治宋> 第八十五章 复合弓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八十五章 复合弓(2 / 2)

徐德善摇头道“你若是只要四百把的话,可就不止一千两银子了。”

贾昌朝道“这又是为什么,你刚才不是说两三两银子一把吗?”

徐德善道“那不一样,规模生产,和小批量生产的成本怎么能够相同,你若是只要几百把,价格可能要翻倍再翻倍,十两银子一把。”

贾昌朝有些心疼,咬牙道“那就一千两银子,一百把,你一定要给我做出来。”

徐德善叹气道“你别那种语气的,我给你做弓箭,我这里还吃着大亏呢,你有没有想过,我单单只是这一张图纸能够值多少钱,我敢说,若是到了辽国那里,恐怕那国主看见,能用一个南院大王跟我换这张图纸,结果我用一张图纸只换了你们几百两银子,你说我冤不冤的慌。”

贾昌朝听徐德善这么说,也觉得心里有点过意不去,试探着问道“那我再给你加点银子?”

徐德善道“嗯,那就不必了,你快点给我拿钱,我还要去铸造处教他们怎么改高炉呢。”

贾昌朝刚想让徐德善走,忽然反应了过来,急忙把徐德善叫住,道“徐德善,你先慢点走,事情好像不对啊,咱们从头捋捋,咱们一开始不是说好的,是要造四万套军械吗,你怎么忽然又拿出来了这么两张图纸,你要改高炉,做弓箭,那军械怎么办,你可是和我立下了军令状的。”

徐德善道“这还不简单,我已经说过了,用市场手段来解决。”

贾昌朝问道“什么样的市场手段?”

徐德善道“大人既然问,那我就跟大人解释一下,我所说的市场手段,分为两种,第一是人工费用,大人你想,既然找那些工匠做军械成本高,咱们可以找别人做嘛,反正都是那么些工序,工匠是人,别人也是人,怎么就只能工匠做,而其他人就做不了。”

贾昌朝皱眉道“不是这么一个道理吧,那工匠之所以要价贵,是因为人家有那手艺,怎么可能随便找一个,就能做出军械,那我大宋岂不是乱套了。”

徐德善得意的笑道“平常的时候,自然是不行,可是在我手里的时候,就可以了,要不然,我怎么一个人就能值五万两银子呢。”

贾昌朝道“你若是想要找普通人来,我不管你价钱如何,做工如何,可是我大宋军械制造,皮夹长枪什么的倒也罢了,可是那弓箭却是

管制物品,若是叫人把做法偷学了去,那人心生歹意,岂不是要天下大乱吗?”

徐德善笑道“大人,我之手段,你还不了解吗,放心吧,就算是来了再多人,我也不叫他们把制作军械的办法学了去,再说我的复合弓不比你的弓箭宝贝,我都不怕被别人偷了,你还怕什么?”

贾昌朝道“不行不行,此乃大事,你先说说你的办法。”

徐德善道“不说不说,我若是说了,我的办法就不新鲜了, 没准你就不给我银子了呢,这里面有好多的钱呢,我都说了肯定没事,你不能这么不相信我吧。”

贾昌朝摇头道“我既然都答应把钱给你了,你难道还怕我会反悔不成,你也要相信我吧。”

两人就这么对视了一会儿,贾昌朝在等着徐德善做出让步,而徐德善的反应更干脆,直接绕过了这个话题,道“咱们接下来,再讨论一下我的另外一个手段吧。”

贾昌朝知道,想从徐德善嘴里套出点什么东西来是不可能的理论,不是贾昌朝没有办法,而是因为徐德善现在提起的这个话题,同样的引人注意。

徐德善道“咱们第一个话题,讨论的是人力资源的可替代性,那么现在,咱们就讨论一下生产材料的可替代性。”

贾昌朝问道“什么叫生产材料?”

徐德善道“所为生产材料,就是制作军械的物料,比如说铁木绳等等。”

贾昌朝不解道“这个如何替换?”

徐德善道“其他的尚且没有替换的东西,不过咱们有铁啊,只要设计合理,铸铁的零件,便可以替换一大部分东西,而且坚固耐用,损坏率低。”

若是说别的,贾昌朝可能还信,可是说若要把军械原先的木头换城铁,反而更便宜了,打死贾昌朝也不信啊,木头多少钱一斤,铁多少钱一斤,这个账目,谁都会算啊,徐德善怎么能够信口胡说,骗自己这个老头子呢。

贾昌朝有些不高兴了,坐在椅子上,慢慢的说道“徐德善,你凭什么说铁做的零件就能比木头的便宜?”

徐德善道“大人你想,那木头做东西,比如说想要加工出一张弓来,需要工匠仔细琢磨,小心雕琢,木头本身并不贵,可是算上工匠加工的时间可就贵了,但是咱们如果用铁件呢,一锅钢水出来,我便可以铸造无数的零件出来,当然,这还要看我设计的高炉练出钢的质量,若是质量不错,这样的零件可以多做,若是质量差点,就只能少做一点了。”

贾昌朝点头道“你若是这么说,也有几分道理,不过这么做,你能有几分把握。”

徐德善道“看着来吧……”

说实话,贾昌朝对徐德善是没辙没辙的,你听听徐德善跟自己说的这些事情,一件实际的事情都没有,全都是徐德善想象出来的,要知道,这可不是一件小事,数万两银子的花销,哪里能够叫徐德善这么糊弄过去。

可是贾昌朝有心不理徐德善,却也心里舍不得,没办法,徐德善画出来的这张大饼实在是太大太香了,若是这一次能够成功,那么无论是钢铁还是复合弓还是这种生产军械的方式,都要给宋朝沉闷已久的社会造成一场大地震,民间什么样贾昌朝想象不到,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宋朝与辽夏两个长久以来敌对的国家的实力对比,一下子就可以反转过来。

在可以预见到的美好未来面前,贾昌朝咬了咬牙,这银子,就算是给徐德善白打了水漂,只要有成功的希望,那么这银子就没有白花。

为了徐德善这一次有可能成功的计划,贾昌朝可是下了血本了,不仅一次性的就给徐德善划拨了一万两一家子,而且还担心徐德善出现什么安全问题,特意把自己的护卫,就是那个敢把知州刘贤抓起来的周迪,还有十名护卫派到了徐德善身边保护徐德善,并且给各个衙门都传到了话,只要徐德善所到之处,务必尽力配合,不能有一丝阻拦。

就这样,一场集齐了整个大名府所有力量展开的大变革,就这样开始了,而一个五岁的孩子,成为了这一场变革的领路人,当然,这一场变革并没有触动宋朝的本质,大宋仍然是大宋,徐德善只是凭空给大宋王朝注入了领先时代的技术生产力,既没有触犯谁的利益,也没有触碰什么政治禁区,所以,徐德善的行动,得到了大名府所有人的支持。

关于这件事情,贾昌朝特意写了一封奏折,在把这件事上报到了开封皇城,就这样,徐德善的名字第一次出现在了皇帝赵祯的龙书案上,赵祯很认真的看了贾昌朝的这一份奏折,又看了看徐德善的名字,良久不语,看不出赵祯心中是喜是卑,是怒是惊,呆了半天之后,赵祯拿起红笔,在奏折上画了一个大大的圈,而后亲笔写下,待到功成之后,着贾昌朝带徐德善上殿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