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是什么?”众人的注意力被他轻松地转移到其他领域,吕丘建开始侃侃而谈。从量子算法说到朗兰兹纲领,从非交换几何转向格罗莫夫几何群论......
会议的第二天,首先登场的是格里戈里-佩雷尔曼,他开始讲述自己对吕丘建论文的延展;如果将一道数学难题的解题过程比作下围棋的话。国手可以从两步看到之后的五步,吕丘建完成的就是这一部分的工作;但在所有的数学家之中,拥有国手实力的终究是少数,对他们来说那缺少的五步就是漏洞了。而佩雷尔曼的工作就是接着吕丘建的思路又落下了一颗棋子,让棋局的发展方向更清楚的暴露在他们面前,即使棋力略有不足的人也能在他的报告的帮助下看清楚棋局的未来。
因为是补充发言的缘故。留给佩雷尔曼的时间并不多,半个小时后他就完成了自己的报告,又花费了半个小时回答听众的问题,他的报告就到此结束。
接下来曹教授的报告也是如此,在他之后又有来自其他高校的数学家上台阐述了自己对这一问题的研究结果;在这些人的帮助下,在场大概有三分之一的人总算对吕丘建的论文有了一个较为清楚的认识。
当然,剩下那三分之二的数学家和几乎所有的学生,都没有弄清楚这两天他们究竟讲了什么,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因为从19世纪后半叶开始,数学的重要领域就变得非常之多,绝大多数数学家都只是精通于自己的研究领域,比如柯西、魏尔斯特拉斯、康托尔擅长微积分公理化,哥德尔精通数理逻辑和计算机的基础理论,陈省身和外尔分别在微分几何和数学物理上卓有建树......但他们对其他领域的前沿问题也不一定有清楚的认识,即使神如格罗滕迪克,也就遮住了半个数学界。
其他学科亦是如此,无论是物理、化学还是生物,通晓全领域的人越来越少;所以爱因斯坦才会如此受人推崇,因为在理论物理届,他几乎就是全能的!在他之后就再也没人能做到这一点了;或许杨振宁勉强能算半个,高能和凝聚态两个领域他是权威,宇宙学和相对论学上虽然没有大的建树,但至少是懂得,毕竟他在石溪教过一段时间的广义相对论。
早上的报告会结束,虽然没有吕丘建昨天那么大的轰动效果,但也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台下的老去的数学家们、正当年的数学家们和未来的数学家们即使搞不懂庞加莱猜想,这些报告中的思维方式还是能对他们自身擅长的理论提供不少帮助的。
这也是他们肯来参加这次报告会的一个重要原因,不然他们才不会浪费自己的宝贵时间。
第二天的流程很快结束,第三天大家重新在会场聚集,报告会的最后一天开始了!(未完待续。)
ps:第六更!!!!求订阅!!!求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