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忠肃立大声说:“不辛苦。”
张昀替吴忠整理衣襟,抬手用力拍肩膀,大声说:“带我看看兄弟们的住宿情况。”
吴忠大声说诺。
吴忠在前,张昀、张弘、徐茂、吴前跟在后面,向一座帐篷走去。
帐篷外,官兵们全体起立,大声喊:“欢迎主公视察!”
张昀走过去,拍官兵们的肩膀,大声说:“兄弟们,你们辛苦了。”
官兵们齐声高喊:“为了大汉,不辛苦。”
张昀走进帐篷,看地铺,蹲下身子,掀床垫。
张昀站起来,对徐茂说:“两个问题必须想办法解决,一是每座帐篷都必须有炭盆生火。二是必须想办法让官兵们保暖,我们过来时穿得少,这个问题不解决,隆冬来临,官兵们挺不过去。”
徐茂想了想后,说:“这样吧!疏勒城中有大量毛皮,全都发给官兵们,白天披身上,晚上裹着睡。一人分两张毛皮,应该冻不坏了。至于炭盆,一时没法解决。”
张昀点头说:“要安排人赶制大皮袍分发给各屯,让负责站岗巡逻的官兵们穿。”
徐茂点头大声说诺。
张昀走出帐篷,对官兵们说:“生活上面的事情,你们有想法可以向参谋处提出来,我们能够解决的一定替你们解决好。假如让你们挨冻,我张昀会过意不去。你们的保暖问题不解决,我搬出疏勒城和你们住一起。”
官兵们感动得热泪盈眶,齐声说:“主公,谢谢您!”
张昀敢于这么说,自然有他的底气,张昀是知道疏勒城中有大量毛皮在的啊!他怎么可能真的搬出城来住?
张昀看向葱岭方向,对徐茂说:“葱岭山上树木还算茂盛,安排人砍伐些枯枝,供队伍生火取暖。”
徐茂点头说诺。
张昀看望了每一个帐篷里的官兵,此举让官兵们无比感动。
看望了吴忠部后,张昀在吴忠营前面的草原催马跑了跑。
远处东西向锡尔河横亘在那里,锡尔河流入的地方是个盐湖,盐湖周边是很好的牧场,这里已是中亚,并不在现代中国范围,在哪国范围就不说了,相信读者全都清楚,为了防止本书出现某些问题,涉及到的现代地名国名有很多只能隐去,敬请谅解。再往东,就是阿赖山,大宛国就在那里。张昀很想与大宛国立即取得联系,但是也许大宛国不想卷入张昀与北匈奴的战争,牧民全都远里了这一带。
因为疏勒城的地理位置对北匈奴实在重要,虽然到现在为止还没有发现北匈奴大军,但张昀坚信,北匈奴大军马上就会到来。
果然不出张昀所料,就在张昀看望吴忠部的第三天上午,斥侯报告说,东北方向北匈奴有数万大军来到了盐湖地带。
张昀在大厅边通知部将们前来开会,边继续听汇报。
斥侯们说,北匈奴仿佛搬家一样,男女老少用牛马驮或车拉着帐篷物资,绵延几十里路。
骑兵队伍走在前面,一人骑一匹马,还牵一匹。一人两匹马是匈奴骑兵标配,匈奴兵战时是兵,平时是牧民。一匹马骑行,一匹马驮运物资,长途奔袭能力非常强大。两匹马可以轮流骑乘,一直保持有一匹马处于休息状态,使匈奴铁骑战斗力获得极大提升。
张昀让斥侯出去休息后,对部将们说:“北匈奴这么晚才过来,表明他们进行了充分准备,部将们必定爆发过激烈争论,现在他们统一了意见。男女老少都过来,表明北匈奴有孤注一掷之嫌,想不惜一切代价把疏勒城夺回。”
众将议论纷纷,脸露焦虑之色。
张昀大声说:“不要小声议论,请派代表说话。”
骑兵营第三骑兵部校尉杨雄走前一步,大声说:“主公,我们在议论的是,就算北匈奴出兵五万,但其家族绝对不会少于二十万,匈奴人连小孩都会骑马耍刀,老年人就更不用说。从这个角度分析,北匈奴虽然表面上只出兵五万,其实最终能参加战斗的至少有十万。我们就只有这么多人马,正面交战,我们处于劣势。”
张昀站起来,左手撑腰,右手挥舞着,笑着大声说:“你们是不是害怕了?假如有谁害怕,可以先返回敦煌。”
张昀说话声音虽大,但口气不强硬,脸上还带着笑,带有半开玩笑性质,众将并不会感到张昀是在严厉喝斥他们,赶紧齐声表态说:“生与主公在一起,死与主公在一起,我们坚决和匈奴战斗到底。”
张昀的部将们不仅信任张昀,而且崇拜,他们哪一个都清楚,只要跟着张昀打仗,敌人再强大,都有办法打败。张昀的神态如此轻松,他们相信,张昀一定有破敌之策了。
张昀哈哈大笑说:“这就对了,就应该有这种豪气。你们听我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