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攻打印度,五万兵马恐怕不够。”蓝珍不由得说道。就算印度再乱,五万人马再精锐,想要征服印度也不够。除非,陛下的心思只是占领印度东部小部分地区。想到这里,蓝珍不由得起了劝谏之心。若是这次只夺取小部分地区,他即使做了主帅立下的功劳也不显赫;而下次攻打印度至少还要再过五六年,到时候他就五十多了,已经不适合带兵征伐印度这么远的地方了,毕竟新生代的将领也在成长。他一定要劝得陛下答应多派军队攻打印度,而且以他为主帅,让他立下堪比徐晖祖在西域的功劳。
可就在他出言前,允熥说道:“蓝卿,朕可不是只派五万兵马,而是朝廷,只派五万兵马。”
“陛下的意思是,让南洋藩国出兵?”李景隆说道。
“当然要他们出兵。他们距离印度比朝廷要近得多,朝廷有事出兵,他们岂有不协助之理?不仅是藩国,暹罗等番国也要出兵。黄卿,十八日上朝之后,你就与傅安商议一番,派出使者出使南洋暹罗等番国,让他们出兵协助。”
“是,臣遵旨。”黄淮答应道。
“另外,朕还要在印度加封几位藩王,这些藩王也会带领部分兵马前去。他们的兵马虽然也是从中原带去,但不算在朝廷出动的五万人马之内。”允熥又道。
蓝珍、李景隆等人松了口气。朝廷五万人马,南洋藩国每个平均按一万人算,岷藩、越藩、宋藩、苏藩、洛藩、蒲藩,六个藩国也是六万人马,这就是十一万人马。还不知陛下要在印度加封几个藩王,可印度这么大,少说也得五个王爷吧,每个王爷按一万人马算,再加上番国之兵,至少二十万人马。差不多也够了。据说印度人从来没有打过胜仗,北方和西方的国家想打就打,打则必胜,二十万人马足够了。
“蓝珍,你从上直卫中挑选五个卫,再从其他京城卫所中挑选两个,备朕检阅。”允熥又吩咐道。
“是,臣遵旨。”蓝珍答应。
“另外,从全国的卫所招募愿意去印度之兵。将来封到印度的藩王之兵自然要留在印度,许多将士恐怕不愿去。先招募自己愿意去的人,若是不够,再调派兵马。”允熥又吩咐道。
“陛下,要招募多少人?”李景隆问道。
“有多少招募多少。不怕人多,只怕不够。”允熥回答。就算愿意去印度的人远远超过他的想象,他也会将这些人全部送到印度。
“黄卿,你再准备一件事。准备出兵攻打印度绝非一朝一夕之事,朝廷还罢了,出动的人马不多,准备1容易一些;各藩国国小,想要筹备兵马钱粮至少也要半年,甚至到年底再出兵也平常。朕打算召见各藩国藩王入京,商议此事。”
“另外,黄卿,朕记得,蒲藩之土已经向北到了一个叫做克拉地峡的地方,朕可记对了?”
“陛下所言不错。去年十一月接到蒲王殿下之奏折,言称已北上夺取克拉地峡。但暹罗认为此地乃是其国之土,向朝廷上表请求陛下命蒲王殿下退出该地。臣记得今年暹罗使者来京也是为此事。”
‘怪不得朕等暹罗使者说完套话后就让他下去,他的表情那么委屈,原来是有事求朕。’允熥一边想着,一边说道:“既然暹罗认为克拉地峡是其国之土,那就分作两半各一半罢了。不过,他得到一半的土地,还要为朕做一件事情。修建克拉地峡运河。”
来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