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来看吧小说>历史军事>全球战国> 第六一三章 敌人有了反应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六一三章 敌人有了反应(2 / 2)

当然,达塔尔本身的根基都不牢靠,这些工厂的产能是有限的。所以,短期内,莫卧儿帝国四十万常备军,绝大部分都没有完成换装。

作为一个将军,赛义德属于垃圾级别。但作为一个官僚,比哈尔邦的总督还是合格的。为了掩饰自己的无能,赛义德在报告了极尽夸大了明军的装备优势,说对方人手一把可以连发的步枪,大炮的数量更是极多,炮弹打过来的时候覆盖了整个战场云云……

这份夸张的报告,在阿格纳产生了正面的作用。至少从皇帝沙贾汗以下,没有人轻视明军。

“舒贾,我的儿子,我先给你驻扎在阿格纳附近的五万禁卫军。这里面,有两万人是新列装了后膛枪、机关枪和后膛炮的部队。”

“感谢您的慷慨和信任,父皇。”

“舒科。”

“等待您的指令,父皇。”

“按照加齐的说法,震旦人是以消灭我们帝国为目标的大举入侵,虽然我至今仍然没有想明白为什么震旦的皇帝会做出这样狂妄的举动。但,震旦是一个在两百多年前击败了我们留在东亚的那支亲戚,又在最近吞并了日本和暹罗的强国。所以,舒科,你去俾路支和旁遮普,召集那里的军队。嗯,额度嘛,先动员五万人。”

“遵命,父皇。”

“另外给我的加齐发送急报,告诉他震旦人的入侵成真了。让他紧守安得拉的工厂,并且要尽快的,尽最大努力向阿格纳运送新式装备。”

作为一个突厥化蒙古裔在印度建立的帝国,莫卧儿帝国的军事力量糅杂了蒙古、波斯、中亚诸族以及印度的特点。

在传统的帝国军队中,步兵是数量最多,也是地位最低的炮灰:从建国开始到帝国灭亡,莫卧儿帝国几乎没有重步兵——全是轻步兵。虽说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印度半岛的历朝历代都没有发展出强大的步兵让人非常不解。但必须要承认的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尤其是火绳枪的普及后,莫卧儿帝国的步兵,其地位还是在缓慢的上升。

轻步兵之上,是炮兵:帝国以前是有能力独立锻造前膛炮的,而且威力不小。皇室为了保证这一国之重器不落入外人之手,把唯一的火炮工厂放在了德里和阿格纳之间。

一般的战斗,基本上是靠骑兵解决。莫卧儿帝国的骑兵是帝国军事力量最核心的部分。不管是源于蒙古的轻骑兵战术,以及来自波斯的重骑兵战术,莫卧儿帝国都能使用得很有水准。

最后的一个部分,则是属于印度半岛的特色:战象部队。大象这种生物其实并不适合用来作战,因为这家伙没有战马好训练。而且和战马比起来,它吃得实在是太多了。

不过呢,大象在某种特定场合:比如受惊或者狂怒状态下的横冲直撞,在破阵能力上,比战马强多了。所以,战象部队在莫卧儿帝国的军事力量中,数量不多,但始终是存在的。

总之,到了1632年的9月10日,帝国的二皇子舒贾,率领五万帝国军向着比哈尔邦出发了。这是一支由两万装备了近代武器的新军,和三万传统帝国军队杂糅起来的混合型部队。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