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来看吧小说>历史军事>全球战国> 第三九四章 蜀藩未来所在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九四章 蜀藩未来所在(2 / 2)

“嗯。”虽然不是学农学的,但朱由栋也知道杂交水稻因为在表现出父系和母系的优势同时,也隐含着父系和母系的劣势。而自留种很容易就在第二代的时候,同时把两系的劣势表现出来:结果就是还不如普通稻种。

“朕知道了。那,蜀王叔,这样,朕的方山实验室是在北京。这地方能够用来做试验田和优质稻种培育基地的土地还是太少了。朕想把农业实验室放到成都。到时候,还请您多多关照。”

“臣领旨。皇上放心,蜀藩一定为了我大明百姓的口粮而竭尽全力。请皇上披个条子,臣待会就去方山实验室和那里的教授做好安排。然后臣在成都先划一万亩土地培育优质稻种。”

其实,在有了土豆玉米红薯这些美洲高产作物,以及未来东南亚大产粮区后。至少就目前来说,杂交水稻的研发问题并不是特别紧迫,只不过是未雨绸缪罢了。他真正的目的,是想通过杂交水稻,找到一种抗寒的稻种,以便未来可以真正的开放东北的黑土地——对于这个时代的汉族人来说,不适合农耕的地方,就是打下来了也守不住。

所以,朱由栋对这个事情倒也不是特别着急。在朱至澍答应下来之后,自然就开了一个新话题。

“蜀王叔,朕知道蜀藩这些年在四川各种经营商业,利益牵扯极深。朕就是想问问,若是各宗藩都要出海就国的话,那蜀王叔是想先走还是后走?如果是先走,想去哪里?”

“皇上。”朱至澍起身:“臣已经想明白了,蜀藩上下都很清楚,走,是一定的。既然如此,晚走不如早走。至于说走哪里,臣倒是觉得缅族的伊洛瓦底江平原很不错。”

“哈哈哈,朕一开始也是这么想的。可惜那阿华那隆真是聪明,去年征伐暹罗,他只要稍微懈怠一点,朕就能要他的命。可他居然想明白了这一层。不过蜀王叔放心,只要这家伙去世了,缅甸很快就会落到大明的手里。到时候朕就封蜀王叔去那里就国。”

“臣多谢皇上。”

“嗯,蜀王叔召集四川的各路豪商,重点修筑成都到仰光的道路,并大力投资修建仰光港。这一举措是极好的。朕很高兴蜀王叔有这样的决心和眼光。请蜀王叔放心,朕已经跟那边的知州洪承畴打了招呼了,万事都会给蜀王叔方便的。”

“如此,臣就再次谢过皇上了。请皇上放心,蜀藩从靖难起就是皇室的坚定支持者,两百多年来一直如此,未来也会如此。”

“哈哈哈,那就要在以后继续有劳蜀王叔哪。”

“哪里,这都是臣子本分。如此,臣告退。”

“好,朕送送蜀王叔。”

当朱由栋刚刚把朱至澍送出门,田尔耕就匆匆的赶来了:“皇上,臣有大事向皇上禀报。”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