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来看吧小说>都市言情>全球大佬> 第九十二章从音乐的角度谈职业规划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九十二章从音乐的角度谈职业规划(2 / 2)

“下面我们先来讲大家比较熟悉的帕瓦罗蒂。他出生于1935年,今年已经69岁了,按说干他这一行的,到了这个年纪,基本上早就退休了。因为随着年龄增大,一方面身体受不了在舞台上折腾,另一方面嗓音也会逐渐老化,要知道男高音是一个对身体硬性条件非常依赖的职业,一旦声线老化,就会直接唱不动了”

“为了更容易理解,我们可以对比一下现在的流行歌手,我们会发现一位流行歌手最当红的时候基本上就是他是二十多岁到三十多岁的年纪,一旦到了四五十岁岁,我们就会明显感受到他的嗓子不行了,而他也大多会在这个时候退出一线歌手的行列。”

“而男高音歌唱的难度明显要比流行歌手大多了,但是帕瓦罗蒂从17岁登台,一直到现在69岁的高龄,每年都保持着很多场次的演出,而且他的人气不仅没有丝毫衰减,反而在日益增加,可以说他把自己这份职业几乎做到了完美的程度。”

“他为什么能拥有如此完美的职业生涯呢”

“首先帕瓦罗蒂年轻的时候就确定要把高音歌唱家作为自己一生的职业,而他也清晰地知道要想做到这一点,就得一直保持好自己的嗓音状态。”

“为此他年轻的时候就开始养成很多良好的生活习惯,什么不吸烟了,少量饮酒了,多喝热水了这使得他在四五十岁的时候依然能让自己的声音保持在一个很好的状态。”

“与此同时,他也开始懂得量力而行。首先他不会让自己的演出过量,每个月的演出都保持在四到六场,另外他对演出剧目的选择也非常慎重,基本上就是假面舞会、图兰朵这些非常熟悉,而且基本上不会出现失误的剧目。”

“其次,他也不再接那些对嗓音消耗大的重要角色,并且一旦自己身体出现任何状况,什么感冒了,发烧了,即便演出的票都卖出去了,也直接宣布取消演出。”

“我们现在可以总结一下帕瓦罗蒂对自己的职业规划,他一生只从事一种职业,他把自己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这项事业上,并且通过注意各种细节,小心翼翼地爱护自己的资本,从而尽量延长自己的职业生涯。”

“相比于帕瓦罗蒂,多明戈对于自己的职业规划则完全不同。”

“职业生涯早期的时候,多明戈和帕瓦罗蒂一样,都是以高音见长,而且他因为激情澎湃的演出而被称为歌剧之王。”

“但是等上了一定年纪之后,多明戈发现自己的高音开始下滑了,于是他就果断的转型成为了男中音。

而相比于其他的男中音,多明戈因为之前一直唱高音,所以他唱中音驾轻就熟的多,从而在这个阶段,他同样做得非常成功。”

“而当年纪又大了一些之后,多明戈发现自己的中音也开始有些困难,于是他就又转型开始尝试指挥,这样他就又逐渐掌握了指挥的技艺。”

“而指挥是可以干一辈子的,所以多明戈用另外一种方式让自己一辈子都在从事自己熟悉而且喜欢的职业。”

“通过这两位歌唱家的例子,各位同学就可以找出自己的职业规划的方向,你或者可以像帕瓦罗蒂一样,选择一个职业作为自己一生的追求,比如说工程师,在工作摸索中,你可以通过学习各种技能,不断地来提高自己作为工程师的价值,从而在行业里面不断积累经验和声望,最终成为一位卓越的工程师。”

“同样的,你也可以学习多明戈,一开始你是一名工程师,在工作过程中,你逐渐觉察到了自己作为一个伟大工程师的壁垒,这时你就可以做出改变,通过自己之前工作中积累的经验和人脉,转而从事经营或者管理工作,如果之后再次触摸到了自己的上线,可以继续在自己周围的资源里面寻找新的增量,从而继续从事能体现自己价值的职业。”

李展随后又列举了巴赫和莫扎特,他说巴赫本人非常善于创新,他把几乎所有乐曲和乐器的可能性都尝试了一遍,在大家都还不明白音乐到底有什么玩法的时候,他以一个缔造者的形式出现,成为了现代音乐之父,

而莫扎特虽然很少创新,但是他在现有的框架内,把所有协奏曲的形式都玩得非常精通,而且他创作的曲子非常优美,圣洁,被人称赞是在上帝的硬盘里抄曲子。

另外他的作品不仅质量高,而且数量还多。他七岁的时候就写出了第一支协奏曲,一直到二十七岁去世,一共创作了一千多首曲子。

引申到在场学生的职业规划方面,就是在工作中,你如果发现自己非常善于创新,那你就可以着力于发现完成一项工作的各种可能性,而不必拘泥于每种可能性的具体研究。

而你如果发现自己并不擅长创新,那就把现有的可以完成工作的所有方法掌握到极致,就同样可以取得成功。

在演讲的结尾部分,李展意味深长道“在座的同学们,我想提醒大家的是,大学是你们最后的避风港,所以提前做好职业规划是一件非常必要的事情”

“当你明白了自己未来想干什么,你的专注力就会提高,你对一些事情的选择就有了方向,这样在未来真正面临职业选择的时候,你就可以做到从容不迫。”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