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乔的一番连‘捧’代‘拍’弄得我脸上直发烧:“璞儿呀!你咋也学得像馨儿一样的,专喜欢给商出难题?唉!商真是没办法!吟就吟吧!其实无他,此诗亦乃是因商想到对诸位贤妻有所亏负时,因思念诸位贤妻而无意中所作。让商想想!。好像应该是这样的: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随着我边思索、边缓慢的吟诵,诸女中文才高超的蔡琰、大乔、郭馨、甚至包括‘小屁孩儿’孙尚香,均喃喃自语的回味中出现了痴迷的神采,风采各异的俏面上闪现出了娇艳的红晕。而听着越来越糊涂的貂蝉、吕昳丽则是一副‘茫然不知所云’的神态。最为特异的还是已经伸出柔夷揽住了我的腰身、娇腻的靠在我身旁的马秀鸾:“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这句鸾儿听懂了!前面的鸾儿就不懂了!鸾儿能听懂一半,那夫君就有一半是给鸾儿作的!”还能这么区分?真是‘不晕’也得让她给弄‘晕’了!
“那个,啊!王爷!别的香儿都明白。只是诗中的‘纤云、飞星、银汉’、还有‘忍顾鹊桥归路’,香儿不明白这是什么典故呀?”媳
妇们‘步步紧逼’还不算,这下子‘小丫头片子’也跳出来了!还给不给人活路了?我心里暗呼。不过,孙尚香的文才底子确实也打得不薄!竟然已经理解到了诗句中是有典故的!让人不得不刮目相看。
这个时代还根本没有《天仙配》的民间传说流传。就是《天仙配》的最早的两个版本《织锦纪》和《槐荫记》,也要千年以后才会有人整理、编撰出来。另外,《天仙配》的故事发生地应该是在丹阳,正是在江东。故居本就是江东的孙尚香说:不知道这个典故。那就基本上可以证明:现在连最初的这个民间传说也还没有。这可怎么解释哪?我望着一张张痴迷、渴望的俏脸,大生马上去‘撞墙’的冲动!
实在没办法!我只好又胡编说年少时从野史中所观。接着为了尽快的转移无法解释‘野史’这个话题,我不得不客串了一回‘说书先生’,给室内的诸女讲起了《天仙配》这个美丽、凄婉的民间传说
当然,吸取了教训之后,我也尽量的避免涉及这个时代尚未出现的一些诸如:玉皇大帝、王母娘娘、二郎真君等名词。只是以‘天帝’、‘天母‘、‘天兵天将’等所代替。就这样,已经让我讲得口干舌燥了!而诸女则听得津津有味的均是一副痴迷的神色。女性较男性,大多偏于感性多一些,易受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