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来自于陇西的探子禀报:在孙策身边出现了一个年近四旬、细眉细目的白面文士,自称姓文名正。而孙策在给徐州的信函中,并没提到此人,让我感到极其的诧异?法正、阎温、郝昭三人,在一定程度上是孙策打着我的旗号才收归旗下的。身上或多或少烙有徐州的印记,算是我的半个属下。如果有变,三人并不一定会完全的同孙策一条心,会在一定程度上倾向于徐州。而此人又是谁哪?本着人才就是实力的观点,我对此人极为的关注。而孙策的几步动作,也很可能与此人大有关联?年近四旬?不应该默默无名啊?否则,也不会这么快就取得孙策的信任。难道除了贾诩,西北还有高人?在我的记忆里不应该再有了?
我怀着十分疑惑的心态,询问了唯一一个尚在徐州的原西凉大将徐荣。当徐荣听到对此人的姓名和形貌的描述后,沉稳的徐荣也大吃一惊!连连摇头中失神的嘴里喃喃着:"不可能?不可能?"我不禁笑道:"何人让正方如此的惊诧?没那么吓人吧?正方以为是那位高人?"徐荣惭然的一笑说到:"末将只是想起此人的形貌极似董卓的女婿、西凉第一谋士李儒,而李儒的表字就是文正。但李儒不是被家奴绑缚献给王允处斩了吗?"
旁边的认真的听着的郭嘉肯定的说到:"这就对了!一定是李儒。嘉一直疑惑以李儒之才,何至于命丧家奴之手呢?寻一替身,蒙混过关后再逃出长安,并非太高明的计策。对李儒来说乃小菜一碟耳!不过有李儒相助,孙策尤如龙入大海矣!此后已难控制了!"我虽然也有些颓丧,但仍鼓劲道:"区区李儒虽不俗,但毕竟乃一落魄败逃之人。岂是我徐州‘鬼才’、‘毒士’的对手?世无常势已属必然。此后多费些手脚而已,也不必太过于看重了!"我嘴上说得虽然轻松,但心里还是特别佩服古代这些智者的强悍,并暗自的告诫自己:此后绝不能因前以段的顺利而掉以轻心!当更加谨慎为要!
由于李儒的再次出现,使我又想起了天水的另一个大人物,蜀汉后期的擎天一柱姜维、姜伯约。不过他现在最多是在襁褓中,但姜维的父亲姜冏也是一个不错的人才。本着人才就要从小培养的原则,我让密探寻找姜冏此人,争取招揽来徐州,可别再便宜了孙策。不过,如果姜冏尚未娶妻,可就开了一个不小的国际玩笑。姜维能不能够出生都不一定了!
地球人都知道!原历史蜀汉有五虎上将: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曹魏有五子良将:张辽、张郃、于禁、乐进、徐晃。东吴有三虎将:太史慈、甘宁、周泰。而前期袁绍有河北四柱:颜良、文丑、张郃、高览。虽有重复,只是效力的对象不同而已,均乃三国时期的绝代武将乃是毋庸置疑的。而吕布、典韦、许褚、夏侯惇等则也是前期出现的、游离于所谓排列之外的无敌勇将。
但这期间还有两个不太为人了解的事实:
其一,在赤壁之战之前,曹操趁刘表病危出兵荆州,刘表因急怒交加而病死,蔡瑁等拥立次子刘琮为主投降了曹操。而黄忠,则在曹操任命的长沙太守韩玄麾下留任了中郎将。这就是说:黄忠先期已经投降了曹操。只是由于曹操当时势大如天,并没有留意已垂垂老矣的黄汉升,而是仍让其留任原职罢了。因而,在关羽攻取长沙之后,黄忠的闭门不出,就不能不让人有所联想了!或者是此事并不存在、或者是黄忠并不看好刘备、或者是怕被人骂反复无常?那就不得而知了!至于什么原因?那也就只好去问黄忠自己了!
其二,原历史袁绍手下也并非只有河北四柱,还有一个达到‘功高镇主’高度的栋梁麴义、麴云天(表字没查着,是杜撰的;取义薄云天之意)。而麴义也不是被赵云轻易地几招就刺死的,而是在功劳过大之后,自己把持不住就骄横跋扈起来,袁绍又不是一个有容人之量的人,加之许攸、逢纪、郭图等的嫉贤妒能,不断地谗言污水相加,结果也就理所当然的可想而知了!麴义就象田丰一样,后来被袁绍以莫须有的罪名给赐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