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来看吧小说>历史军事>回首东顾> 第九章 庆典(下)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九章 庆典(下)(1 / 2)

 第五部弹指数年第九章庆典(下)

兴平三年(公元759年)十月初一,天刚刚蒙蒙亮,四十万西秦民众就已经把宽广的胜利广场的南边挤满了。他们的许多人是在半夜就来到这里。由于事体重大,庆典总指挥高适从附近各州抽调了大约五万名巡警、三万名巡防军、以及全体亲卫军和二万陆军护旗军把建昌城围得水泄不通。

为了不致于由于人数过多而发生混乱,高适根据胜利广场只能容纳六十万人的容量,决定只准四十万人进入广场。建昌城近水楼台先得月,得到了十万人的名额,另外三十万人的名额则分给了各旗各州的军属、烈属、生产劳动模范、各界代表、参加即将举行大比赛的运动员等人员。这些得到通知和证件的民众欣喜如狂地收拾好行李,骑上马,兴冲冲地从北州、明州、茂州、朗州、业州等西秦的东南西北赶了过来。而依然有数十万人从建昌附近的各州赶过,他们知道进不了广场,但是希望能在建昌感受一下庆典的气氛和参加接着举行的大比武比赛。

为了应付上百万人和马匹的压力,建昌府从各地紧急调集了大量的粮食和干草,在建昌百多里外的东南西北方向设立了数十个接待点,各地来的民众在这里把马放下,乘坐政府开设的马车赶到建昌城外。

政府在建昌城外开辟了多达数百处露营地。来到建昌城的西秦民众是不会去城里投宿旅店之类的,他们纷纷在政府指定的地方结队扎下营地,点起篝火,拿出带来的食物自酿酒,同来自五湖四海的朋友一起狂欢起来,他们一起唱歌,一起跳舞,一起享受这欢乐。

九月三十晚,有证件进入广场的民众开始进入建昌城,经过两道关卡进入到了胜利广场,而没有证件进入广场的民众则进入建昌城,同数十万建昌民众一起在建昌城的各条大街上感受节日的气氛。而在建昌城外方圆数百里,只剩下数十万匹没人管的马匹,由数万巡防守备军看守着。

很快,泯江王李焘恒、信王壑、君士坦丁五世、查理王子、普多米勒大主教、伦巴德王国特使、黑衣大食特使、白衣大食特使、匈牙利大公、斯洛伐克大公、塞尼察大公、罗马尼亚五大公、保加利亚大公、萨里国国王和王储、代表北宜、南循两国的石忠国、安西的康居等诸国王公以及大批各属国贵族纷纷进入左右的观礼台,司徒忌、甑宝成、安固都等西秦**政官员将领也纷纷走上中间的高台,而总指挥高适在台边忙上忙下。

两队身穿新式士兵军服、配着佩刀,扛着长矛的亲卫军整齐地走了过来,他们沿着阅兵道的两边走着,每隔两米就停下一个人,分别面对着民众和观礼台,斜持长矛开始警戒。

天快大亮时,王宫的门打开了,走出四名亲卫军骑兵,他们来到高台前,吹响了手中的长号。

一阵清澈嘹亮的号声飘荡在广场上,还在唧唧喳喳的人群立即安静下来,把目光投视到王宫大门。这时载着刘镇宇的敞蓬马车在四匹矫健的白马拉拽下驶了出来,后面跟着四辆马车,分别载着王后甑宛儿、王妃伊琳娜和数个王子公主。

这时人群爆发出一阵狂潮般的声音:“国王万岁!”刘镇宇的马车绕过观礼台,来到激动万分的民众面前,沿着即将举行阅兵式的大道行驶着。

刘镇宇依然是昨天的那一身打扮,不过多配了一把长细配剑。他站在平稳行驶的马车上,微笑着向欢呼雀跃的民众挥手。马车很快划了一个圆弧,回到了中间高台前,同早已经下车的甑宛儿、伊琳娜等人会合,走上高台。

民众的欢呼声像一阵阵扑面而来的浪潮,把高台和观礼台的人们包围了。西秦官员将领都没什么,但是各位观礼贵宾却是头一次遇到这种事情,个个被这种狂热的气氛渲染地热血沸腾。

看到台下高适询问的目光,刘镇宇轻轻地点点头。

不一会,一阵巨大的鼓声传来。民众的声音在鼓声中慢慢减弱。大家很快看到了在观礼台的左边有一个巨大的鼓阵,密密麻麻地排着一百面直径一米五的大鼓,一百个大汉在那里挥舞着鼓棰,把大鼓敲地震天响!站在观礼台上的查理王子觉得自己的心也被这鼓棰敲打着,血似乎也被这鼓声震热了。

一会儿,惊天动地地鼓声突然停了下来,广场一片寂静。前后巨大的反差让查理王子的心骤然紧缩了一下。

忽然,查理王子发现大家的目光被左边观礼台的后面远处给吸引住了,他仔细一看,发现从那里走出一队西秦军来。

这队西秦军排成四排,穿着昨天见过的灰色军装,配着长刀,双手举着长矛。他们迈着整齐的步伐,穿着长马靴的腿如同一排排整齐的梳齿,不停地交错着。在行进中,他们的上身几乎一动不动,被双手笔直竖持在中线的长矛仿佛要刺破天空一般,它们如同一排排整齐的矛林,跟着士兵的前进而移动。

在这队士兵前面是三名穿长大衣的军官,正中间的军官肩扛着一面巨大的西秦国国旗,查理王子认出了,这是那面昨天从静园里取来的国旗。

整齐的队伍在寂静中移动着,拐了一个直角弯,绕过了高台和观礼台。这时整个广场只听到他们整齐的脚步声和正中军官时不时发出的口令声。

很快就来到了高台前的旗杆台前,三名军官直接沿着台阶走上了旗杆台,而后面的那队士兵则分成两队,走到了旗杆台的四周,随着军官的一声口令,士兵全部转向,背对旗杆台,将手中的长矛放下,贴着右脚跟斜持着。

很快,抗旗的军官将国旗系在了旗杆的绳子上,然后站立在那里,而其余的两名军官也一动不动地站立在他的身后,仿佛在等待什么。

这时,查理王子发现从右边观礼台的后面传来一阵声音,他赶紧回头一看,发现那里多了一队手持各种稀奇古怪的乐器的人,他们也身穿西秦军士兵服,但是要华丽的多。他们在站在队伍前面,面对着他们的一个人的指挥下,准备演奏。

这时一个骑着马,身穿将领军官长大衣的骑兵骑着一匹黑马嘀哒嘀哒地冲了出来,在黑色圆毛帽的短帽檐下,一张熟悉的脸露了出来。此人正是被西方基督世界一直传说纷纷的李嗣业。本来按战绩是轮不到他的,但是前面的安固都等人全都推辞了,说是要让大嗓门的李嗣业发挥长处。

只见他拍马来到阅兵大道上,拔出佩剑,扯开嗓子喊道:“全体肃立,准备升国旗!”他的声音仿佛雷声一样在广场上滚动。包括刘镇宇等人全体人员全部站立地笔直,目光注视着旗杆。

而李嗣业催动坐骑转过身来,面对着旗杆,然后将佩剑竖在自己胸前,大喊道:“敬礼升旗!”阅兵道两边的警戒士兵全部转向旗杆,竖举起手中的长矛。

而广场所有的西秦人都把自己的右手放在左边心口上,神情肃穆地看着旗杆。

马上,那队乐队演奏出一阵激昂的音乐,而正中的军官在后面两位举剑的同僚的注视下,将国旗一抛,让它飞扬起来,然后开始随着国歌缓缓拉动着绳索。

于是在万众瞩目下,在激动人心的西秦国歌声中,巨大的三色西秦国旗在风中随着东升的太阳冉冉升起。

刘镇宇听着这熟悉的曲子,激动地热泪满眶。自己乐队的演奏同自己在那个世界听到的差许多,但是刘镇宇却不知怎的发现今天听的比以前听的要激动人心的多。于是他不由自主的唱起来,不过他唱的是改过的歌词,旁边的官员也一起跟唱起来,很快,歌声就像百川汇海一样,越来越大了,最后,胜利广场上数十万人在齐声歌唱。尽管许多人不知唱什么,但就是随着那旋律,伴着那满脸的泪水,随意地哼唱着,仿佛这样才能表达自己的心情。

一曲终了,国旗刚好升到旗杆。热烈的气氛似乎稍微冷却了一点。广场里开始有一阵嗡嗡的声音在回荡。

这时一阵马蹄声很快把这种小小的嘈杂声盖住了。大家举目望去,只见李嗣业策马来到高台前,站定好了后,先将剑竖举,然后潇洒的一挥,斜指着右下方。他开始用他特有的大嗓门开始说话了:“庆典阅兵式指挥李嗣业,恭请国王陛下检阅我大秦陆海军。”

刘镇宇站在高台众人的前面,听完了李嗣业的话,下意识地回了一个帽檐敬礼。刘镇宇健步走下高台,这时,一辆小型的四马敞蓬马车在等候着他,而一个军官站立在马车旁。刘镇宇走到马车前,军官立即拉开车门,刘镇宇马上走了上去。军官向高台和观礼台上的众人行了一个摸帽军礼(就是摸一下帽檐),然后也走上马车,把车门关后,扶着车边沿的扶手,站立在刘镇宇后面。

马车在一片肃静下缓缓驶到东西走向的阅兵道上停了下来。这时,李嗣业催动坐骑来到阅兵马车后面,站定好了后将手中的剑一举,马上从观礼台左边奔出了十六名骑兵,分成两路迅速来到阅兵马车和李嗣业后面,然后排成四队。

一会儿,阅兵马车载着刘镇宇沿着阅兵大道向东驶去,而李嗣业和排成方队的十六名骑兵紧跟其后,不一会就消失在观礼台上众人的目光里。不一会,在东边传来一阵潮水般的整齐喊声:“国王万岁!”“大秦万岁!”经久不息!

过了大约半个小时,阅兵马车在李嗣业和十六骑的护卫下又回到了高台前。

刘镇宇下了马车后,又走上了高台,而李嗣业依然骑马站立在高台前,十六名骑兵一字排开,站立在李嗣业后面,高台前面。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