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来看吧小说>历史军事>回首东顾> 第九章 宣慰使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九章 宣慰使(1 / 2)

 第四部虎吞万里第九章宣慰使

在一望无际的阳武大地上,满地都是人的尸体,刀剑四处乱扔着,许多旗帜都已成破碎。府兵们,西秦骑兵们,在仔细的搜寻着战场的每一寸,每一具尸体。

他们把叛军、降军的尸体抬起来扔到牛车上,等积累到一定数量时,再赶着牛车把满满一车的尸体拉到一个挖好的大坑里,就象倒垃圾一样,把尸体倾车倒下。看到在斜坡上滚动的尸体,仿佛他们象是睡熟了一般,无力地在翻着身,一直滚到坑底那厚厚的一堆尸体上。府兵陈大头感到木然,他是关中宁州人,今年已经三十四了,因为是个老弓箭手,射的一手好箭,安史一乱,就被折冲府给点卯了。

看着这海了的尸体,陈大头已经不再觉得惊讶恐慌了。看到自己的队友在自己的身边倒下,惨叫,虽然服役多年,但是却从未打过仗的陈大头的手直在哆嗦,一连射偏了数箭。

后来弓箭手放下弓弩,拿起刀剑大棒,冲上去同叛军绞杀起来。看到自己的队友在自己面前被砍成了两截,看到自己的队友在自己的面前被迎面一棒打的面目全非。陈大头仿佛疯了一般,他不由地拿起大刀,只管拼命地砍,只要他们的衣服颜色不一样,陈大头就是一刀,杀到后面,陈大头觉得自己已分不起是敌是友了,不知是自己的眼睛被血给染红了,还是因为大家都被血给染红了。

自己的那一队五十人,现在只剩二十一人了。看着这满坑的叛军尸体,陈大头没有感到畏惧,“你们生前那么凶悍老子都不怕,现在你们都成死人了,我还怕你们不成?”

陈大头用自己的满是老茧的手搽搽自己的脸,开始用大铲铲起土,掩埋尸体。

在这个战场上,清理出五万一千具叛军尸体,二万三千具降军尸体,他们都被几十个大坑掩埋了。

清理出的二万一千具府兵尸体,在阳武的南边的一座巨大的山头上,被按队掩埋,这里很快就密密麻麻的立满了坟头。

清理出的七千四百具西秦军尸首,被一一火化,装在坛中,由专人带回西秦,再由其家人安葬。

望着满目苍凉的战场,刘镇宇如同那头上冷冷的月色,屹立在那山岗上。易常胜已经从白天那种狂热中清醒下来,望着那会令无数家庭心碎的战场,易常胜心里只有一个念头,不要让我的故乡-拜占庭也发生这样的大会战和这样巨大的牺牲。

这时高适骑马跑上山岗,对刘镇宇说道,“大将军,府兵坟茔已经按照你的吩咐,立碑刻名了,那数十个叛军坟茔怎么办?”

刘镇宇思绪一会,黯然说道,“他们也有父老亲人,虽然都找不到他们的名字了,那就全部刻上从安逆战死者吧,让他们的亲人来拜祭时也好有个找处。”

说罢,拍马欲走,突然又停了下来,转身对众人说道:“百年之后,谁还会记的住他们,到时他们就和我们,我们这些胜利者一样,都是一堆黄土了!“

阳武大战的胜利迫使围攻晋阳(太原)的史思明、蔡希德、牛廷玠分别撤退,而被郭子仪死死围住、日夜攻打的大同高秀岩求降不得,只得在城落时自杀。

郭子仪和李光弼集兵十万屯于常山,围史思明于博陵,听说潼关失守,长安危急,立即退守井陉。后来唐皇自长安传诏,才知道西秦这支主力军参战勤王。在刘镇宇大军东出潼关,压的洛阳动弹不得时,郭子仪与李光弼商量妥当,李光弼留二万人马守北京晋阳(太原),吸引河北叛军主力,郭子仪率七万北上,直取云中郡大同,这样就可以威胁叛军老巢-范阳,与刘镇宇南北呼应,把叛军网在其中。

郭子仪北上后汇集了三万回纥兵,兵势更盛,把高秀岩的三万叛军在大同围了个水泄不通,要不是大同城坚墙高,而郭子仪又体恤兵士,早把大同打烂了。

史思明自博陵、蔡希德自上党、牛廷玠自范阳汇兵十万,可就是不敢去解大同之围,只好把晋阳也围了个水泄不通。他们想以晋阳的压力来迫使郭子仪解大同之围。

他们可没有郭子仪那么体恤兵士,他们轮流出兵,日夜攻打晋阳。

面对叛军的强大攻势,晋阳守军诸将都惶惧不安,而李光弼却指挥若定,组织起了严密的防守。

史思明等叛将围攻晋阳月余不下,便选精锐士卒为游兵,让他们进攻城南,再转攻城西,自己则率兵攻城北,而后转攻城东,试图寻找唐军防守漏洞。然而李光弼治军严整,早看破了史思明的诡计,按兵不动,只等叛军攻打,然后突然发难,史思明苦战数日,却无懈可击,反而死伤惨重。

李光弼又派人挖掘地道,通至城外。叛军在城外叫骂挑战,常冷不防被唐军拖入地道,拉至城上斩首,然后将头颅抛下城来,吓得叛军胆颤心惊,走路时都低头看地。

叛军用云梯和筑土山攻城,唐军便在城下先挖好地道,使其一靠近城墙便塌陷,死伤无数。李光弼为阻止叛军强行攻城,还在城上安装投石机,发射巨石,一发可击毙叛军二十余人,史军士卒死于飞石之下者甚众,被迫后退,但围困愈加严密。

李光弼为打破叛军围困,使出诈降手段。先派一口齿伶俐之人出城,与叛军约期出城投降,却暗地派人挖掘地道直至叛军军营之下,先以撑木支顶。到约定之日,李光弼派部将率数千人出城伪降。叛军不知有诈,正在调动出营时,突然营中地陷,死千余人,顿时一片慌乱。唐军乘机擂鼓呐喊,猛烈冲击,又歼灭叛军万余人。

正在晋阳激战正酣时,传来了安禄山的死讯,和安庆绪继位的消息。史思明等将心中忿忿不平,加上洛阳被围,安庆绪和严庄无法安抚河北诸叛将。所以史思明、蔡希德、牛廷玠聚于晋阳(太原)东的寿阳,发表檄文,说道:“安庆绪身为儿子居然杀父篡位,天理不容!我等要为太上皇报仇!而严庄身为臣子,深受安禄山重恩,却助逆谋叛,实当诛灭!”于是众将推史思明为大燕天下兵马都元帅、河北节度使,总领河北叛军,蔡希德为河东节度使,牛廷玠为范阳节度使,他们还没有忘记困在大同、岌岌可危的高秀岩,给了他一个朔方节度使的高职。

还没等众叛将把新官职坐热,安庆绪、严庄弃洛阳,在阳武遭到全军覆灭的消息传来。接到战报,史思明气得大骂,“严庄酸儒!误国误军!”

的确,在史思明等经验老到的沙场老将看来,严庄弃洛阳而去,不走河阳,却要走汴梁,让大军长期暴露在官军之下,从而让官军从容布局,一举将其歼灭,实在是失策的很。虽然史思明等河北叛将看不起安庆绪、严庄等人,而且矛盾重重,但是大家同为范阳叛军,已经是一根线上的蚂蚱,虽然骂得的凶,但是初闻恶讯,还是免不了兔死狐悲。

围晋阳的叛军顿作鸟兽散,史思明率军回博陵,牛廷玠率军回范阳,一路上烧杀抢掠。而蔡希德的老巢在上党,这可让蔡希德为难了,那里离河南太近,在洛阳大胜的官军很有可能乘势把自己这支孤军吃掉。

在晋阳城等待数日,听说河南官军也是元气大伤,正在河南修生养息。蔡希德一咬牙,决定先回上党,把老婆孩子、坛坛罐罐什么的先收拾了,然后再经邺城去河间,与史思明首尾呼应,也好有个照应。

谁知蔡希德顾的了头,顾不了尾,他只顾看老巢有没有被端,却忘记了后面还有个危险的李光弼。由于蔡希德的犹豫,史思明、牛廷玠的叛军已经过了广阳,蔡希德才开始起拔南下。李光弼看准时机,率军出击,连夜血战,大破蔡希德四万大军,缴获大量军资器械,而蔡希德死于乱军之中。史思明、牛廷玠叛军已经是归心似箭,无心回头来援救,只好发了一声感叹,东撤的更快。接着李光弼就顺势收复上党等河东诸郡。

在大同,高秀岩知道阳武兵败,晋阳之围已解,知道自己是不可能有援军的了。面对孤立的绝境,高秀岩请求投降。而郭子仪正郁闷的很,围困大同已经数月,现在河南的刘镇宇歼灭了十五万叛军,而李光弼不但守住了晋阳,还歼灭数万叛军,并且顺手把蔡希德给干掉了。可自己这,官军死伤数万,就是打不下大同,现在大同叛军士气全散,已是瓮中之鳖。高秀岩现在想投降,郭子仪说什么也不答应,而且还怕他是诈降,这个关键时刻,可不能阴沟里翻船。

天宝十六年(公元757年)正月初四日,高秀岩自杀,大同叛军出城投降。

一连的喜报传到长安,终于让沉闷已久的朝野迸发出一种喜悦。满朝文武已经从潼关失守,长安危急的阴影中走了出来。

现在东都洛阳已经收复,安禄山已经被挫骨扬灰,新逆酋安庆绪和高尚等一干叛臣被活捉了,正在解往西京长安的路上,河南也已经看不到叛军了。在河北,叛军在太原城下大败,损失数万人,大同收复了,叛军现在就龟缩在博陵范阳等几个孤城。大唐中兴之日,指日可待了。

众臣的贺表如潮水般送上来,过几日,收到风声的关中等州的地方官员也纷纷上表庆贺。

唐皇终于在朝堂上露出笑容了,这也让被唐皇阴冷的脸折磨了数月的大臣们舒了一口气。所以唐皇发出一连串的封赏诏书时,众大臣都没有异议。

郭子仪、李光弼被加了尚书左仆射和右仆射,张巡被加兵部尚书,南霁云、雷万春也被加了宣威将军和明威将军。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