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来看吧小说>历史军事>游戏之三国志> 第37章-水上霸权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7章-水上霸权(1 / 2)

 江津一役,我军虽是惨胜,但是对整个江南战局却产生了深远影响。这场胜利也许并没有完全消除孙坚水军对长江的威胁,但是这场大战挫动了江东水军的元气,令孙坚无法再保证对长江的封锁,从而刘备军可以通过长江水运支援深入敌后的姜维所部。

得到后方支援的姜维军,立时注入了一针强心剂,建业的姜维再次进兵,攻占了吴城,然后马不停蹄地又攻下会稽。孙坚在江东并未留下重兵防守,被姜维这一突袭,立时兵败如山倒。而关羽也由江陵出发,率军从庐江登岸,拿下了甘宁把守的寿春,孙坚军除了柴桑外,已经丢掉了江东的大部分领土。而刘备也听从诸葛亮地建议,一面积极准备收复襄阳,一面将发展重心向江东转移。

身在北方的孙坚也意识到了江南局势的险恶,造成局势恶化的根本原因则是因为水军失去对长江的控制,丧失了作战的主动权。于是孙坚下令乌林港的陆抗集结水军残余力量,务必打败我军,恢复对长江水运的控制,以期夺回江南战场的主动权。

现在长江的水上霸权,成为了左右江南战局的关键。已经将江津港接手,作为水军基地的我,立即就这一情况再次招开了作战会议。

“此次陆抗集结五万大军,欲与我荆南水军决一死战。事关我军水军生死存亡,胜则兴,败则灭,还望大家畅所欲言,拟定一个对策出来。”我说完看着帐下诸将官,经过上次大战,他们明显不会再轻敌了。

庞统先说道:“主公,据我们得到的情报,陆抗大军虽然号称五万,但实际上有一万是柴桑调来的援兵,并不习水战,还有一万新募的新兵,虽然经过一段时间的水军操练,可并不足惧,唯有从江津港退至乌林的两万江东败兵和陆抗的一万本部水军才是真正的江东水军精锐。就综合战力来讲,并不会比上次江津港一役强。”

一边的张允道:“陆抗虽有三万精锐水师,但其大型斗舰均在江津一役损毁,所辖水军大都是以楼船和艨冲部队为主,只要我军占稳上游地利,不让对方顺势冲击,胜算应有七成。”

斗舰虽然坚固且攻击力强,但是移动起来就不太灵便了,所以上次战斗中跑得慢的斗舰都成了我军追杀的目标,孙坚水军损失最多的反而是这种水上堡垒。

我点头道:“张都督说得不错,只要我军小心行事,获胜则是不难,但是此战事关重大,还希望大家能想出一个万全之策。”

黄忠插言道:“既然我军单独作战无法保证胜利,何不让刘备派兵参战?到时水陆并进,何愁江东水军不破。”

魏延也点头道:“我同意黄老将军所言,那刘备趁我军打败江东水军之时,立即支援前线部队,连下三城,现在也是他们出把力的时候了。”

庞统对此也没有异议,只要能打败孙坚水军,刘备在江东还不横着走吗,不怕他不答应。

十日后,收到张飞率三万大军从陆路进攻乌林的消息,我军五万水军也顺流而下,直取乌林。

虽然陆抗水军只要退到江面上,张飞便没有办法。可是乌林港作为水军的后勤基地,屯积了大量粮草物资,乌林失守,整个江东水军在荆州的据点就会全部丧失,所以这一战既要打败我军水军,还要保住乌林港。

陆抗无奈,只能让一万本部水军上岸当步兵用,会合柴桑的一万援兵,共两万人迎击张飞。而之前在我军手中吃了亏的程普和朱恒二人则带领三万水师,迎击我军。

这次我军是有备而来,而且手下的这些水兵对上程普和朱恒的水军时,也有了心理优势,不管怎么说也是曾经战胜过对方的。

果然这次孙坚派来迎战的水军多以艨冲为主,期望以其熟练的水战技巧与我军周旋。张允现在底气也足了很多,将整个水军舰队全面铺开,以斗舰为基干,楼船护卫两翼,艨冲游离其间,列好阵势,步步进逼。

江东水军处在下游,没有了冲击力,不敢贸然接战,想包抄到上游,却又无法突破我军江面封锁,只得步步后退。

连退数里之后,我军阵形仍然保持不乱。程普无法,再退就只能退回乌林了,只得令朱恒率军上前接战。但是我军早有准备,箭矢投石如雨点一般落下,朱恒连冲数次,都无功而回。

看到大块地投石砸中对方的战船后,造成巨大的伤害,我深感改装投石机的工夫没白忙。

这时风向也对我军有利,正是顺风顺水,程普朱恒战一阵又退一段,离乌林港越来越近。

就在大家认为胜券在握,纷纷加大追击力度时,后退的江东水军突然反身杀回。原来随着船速不知不觉地加快,众将兵也认为胜利已经不是问题了,所以只顾追敌,却乱了阵势。

张允见状,连忙让传令兵发令,让各船稳住阵脚。可是这江面之上又哪能和陆地相比,想走就走,想停就停,反而乱了阵脚,被江东军乘势突入。

不得已之下张允只得令各军向斗舰靠拢,结阵自守。再令后阵舰船加速前进,支援前军。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