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来看吧小说>历史军事>粟裕大将之弯弓射日> 第三十三章 相持阶段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十三章 相持阶段(2 / 2)

“粟师长?久仰久仰!”邹韬奋身穿新四军的蓝色军大衣,清秀而瘦削的脸上,戴着深色边框的眼镜,文人气质很足。听说面前的人就是新四军一师的师长粟裕,他扶了扶眼镜,特意打量了一下粟裕,没说什么,但神色写着赞叹。是呀,面前这个人谦逊和蔼,相貌平凡,但南京城内多少日伪头目念到粟裕这个名字都头疼。

“陈毅军长得知邹先生已到靖江,特意来电告诉我要确保安全。怎么样?路上没什么吓着先生吧?”

“没有!”邹韬奋神采飞扬,“很安全。”

邹先生一生办报办刊、做记者、办书店,简直是“题残稿纸百万张,写秃毛锥十万管”。日本人要置他于死地,因为他笔下的文章杀伤力比军人手中的枪炮的杀伤力还大,日伪恨之入骨;国民党也要置邹先生于死地,因为国民党在抗战方面做事消极并违反民意,他写文章批起来不留情面,蒋委员长很生气。去年邹韬奋还在香港,日寇占领香港后,邹韬奋被日寇通缉,今年一月和茅盾、何香凝等人一起被深圳人民和东江游击队从香港救出,在深圳龙华的羊台山里隐藏几个月。国民党当局也下秘令通缉邹韬奋,指令敌特机关“一经发现,就地惩办”。后来因为广东省委出了叛徒,邹韬奋离开深圳羊台山,先后在广东的梅县和上海隐藏,现在准备经苏中奔赴延安。这次从上海来,为了不暴露身份,连眼镜都脱了。

粟裕设宴为之接风洗尘,虽粗茶淡饭,在相陪的是苏中根据地的高层领导。

席间,粟裕说:“军长希望在盐城与邹先生会晤,共商根据地文化出版业大计。但目前敌伪军正在对盐阜地区进行大‘扫荡’,陇海路不能通过。我们希望先生在苏中逗留一段时间,邹先生可以在这里走一走,看一看。”

“好!“邹韬奋说,“我想在苏中区作一些调查采访,写本书,向全国、全世界揭示**领导下抗日根据地的面貌。”

粟裕当即表示:“绝对欢迎,对邹先生全部开放,找谁、到哪里采访都可以。”

“真好呀!”邹韬奋发自内心说,“走遍了半个中国,国统区也好,日占区也好,都没有行动的自由,没有讲话的自由,更没有写文章的自由。到了这里,一切都自由了,连呼吸也舒畅。”

粟裕当下指派刘季平负责全程陪同,另抽调五十名武装战士保护邹韬奋。管文蔚则给邹韬奋配了一匹马。随后,邹韬奋在二分区三仓一带调查采访。

邹韬奋走后两个星期,粟裕的师部移到骑岸镇。一九四二年的年底,苏中区因其战略上的重要越来越受日寇重视,连东京的报纸上都在连篇累牍说什么“长江下游富有食盐、棉花、粮食等战略物资”,“扫荡长江下游之匪军是十分必要的”。东条英机访问南京后决定发动新的进攻,以彻底打垮国民政府,集中力量与美苏等国决战,同时扶植汪精卫伪政府。不管是正面进攻国民党或是准备对英美反攻的沿海据点,还是加强巩固汪精卫伪政府,都必须统一巩固长江下游的苏北。因此日伪“清乡工作委员会”确定四三年除在苏南继续进行“清乡”外,将“清乡”扩展到苏中、浙东等地区,并以对南京、上海和长江下游威胁最大的苏中区为重点,以南通、海门、启东及如皋串场河以南地区作为“苏北第一期清乡地区”。

那时已得到情报,日寇准备动用三个师团对苏中地区实行“清乡”。粟裕不敢大意,如果日寇在四分区“清乡”得手,随即会将“清乡”扩展到长江以北及整个华东抗日根据地。

日寇要从苏南抽调兵力,苏南的形势会缓和,也就给苏南的十六旅机会。粟裕要二旅长王必成率部南下增强十六旅的力量。在二分区调查采访的邹韬奋也随之来到骑岸镇,与粟裕再次相会。

“邹先生辛苦,”粟裕说,“感觉怎样?还好吧?”

“好!”邹韬奋首先考察的是东台县许墩乡的民主乡选工作,他兴奋地伸出大拇指,“你们了不起!**了不起!农民群众能投票选举乡长,只有在**领导下才能做到。这在中国历史上是空前的创举,也是中国的希望所在。”

粟裕微笑着说:“此举不仅仅只是为了巩固抗日民主政权以打败日本帝国主义,因为民主正是我们**人从事革命的终极目标。”

“你的兵也了不起,没有人能战胜他们。”邹韬奋说。

“为什么这样说?”粟裕讶异地问。

“我跟随部队在敌人的包围圈里周旋,部队在天黑后总要集合起来,由参谋长或秘书长讲讲话,进行教育。每次转移出发前,各级干部都要检查纪律,看看借群众的门板有没有送还,地有没有扫干净,老乡家里的水缸有没有挑满水等等。每次出发时都要唱《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歌曲。这样的军队,天下无敌!”

粟裕微笑了。

邹韬奋真诚地说,“我知道现在鬼子正在准备‘清乡’,粟师长,给我一支枪,让我也加入你们的战斗行列吧!”

邹韬奋的长处不是扛枪打仗,所以粟裕没有答应邹韬奋先生的请求。但请邹韬奋为四分区的军民做讲演。邹先生早年办的《生活》周刊在全国各城乡,各阶层人士中的影响很大,根据地的不少老中青大小知识分子都知道他,也非常仰慕他。离开前他进行了富有**的演讲,所到之处抗日热情更加高涨,民众反“清乡”斗争的信心倍增。一个伪营长闻讯辗转托人送来“邹韬奋先生亲启”的信,说他是《生活》周刊的多年读者,一向敬佩邹韬奋先生,后来是不得已才跟着国民党投敌,现在保证不做卖国残民的坏事。邹韬奋在骑岸镇又呆了半个月后去了盐阜地区。

为了对付日寇的大扫荡,苏中党校、抗大九分校随王必成率领第二旅一部南渡长江到苏南与十六旅一起坚持和发展苏南抗日斗争。师部也实行精兵简政,一部分人员随王必成南下,一部分人员到部队基层,还有一部分人员遣散回原籍。回原籍的主要是女兵,一些人不愿回去,就闹情绪,找领导哭。

就在四分区军民积极反“清乡”的准备时,南浦也在做他的“清乡”准备。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