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定国前行的目的地,是谷城当地绅士、现任朱明朝廷治下松江知府方岳贡的家。23Us.com
此时方家已被张献忠强征过来,做了中军帅帐。
待李定国下马后,李晨将两匹马拉到方家后面的马棚中,李晨留下跟其他将领的亲兵们聊天,而李定国匆忙跑向议事厅。
方家大院里种了大片牡丹花。牡丹寻常都是暖春四五月份开花,奇怪的是,去年冬天这院子里的牡丹竟然开花了,便有自动投效的落榜文人奉承张献忠道:从未见有牡丹花开于此时的,大帅必有天日之分。此时方家内外防守森严,五步一岗十步一哨。开过花没多久的牡丹在那肃杀的气氛下显得枯枝败叶,一片萧条。
方家的大客厅,现在是张献忠义军的议事厅。大厅中间摆着一个大圆桌,桌边坐着十几个人,都盯着姗姗来迟的李定国。
中间一位大汉年近四旬,面色蜡黄,脸型瘦长,络腮胡,一双铜铃大眼炯炯有神,瞪着李定国,喝道:“定国,这几天看你魂不守舍,今日议事你还这般迟到,伤还没好?”
李定国做出一副痛楚的样子,苦笑道:“启禀父帅,孩儿的伤已无大碍。”
那大汉正是张献忠,看到李定国这般模样,也不忍苛责,便道:“既无大碍,便坐下听各位大哥和军师们议事。”李定国看到圆桌边有一张凳子空着无人安坐,便安静地坐在那里,一边听老张痛说他的革命史,一边悄悄打量在座的各位将领。
张献忠左侧的三个年轻人依次是孙可望、刘文秀和艾能奇,他们和李定国被张献忠收为义子,现在都冠以张姓。张献忠右侧的三个白面中年书生,是新近加入队伍的谋士徐以显、王秉真、潘独鏊。剩下的都是跟随张献忠多年的亲信武将。
这些人里面除了张献忠和孙可望之外,其他人不论是基于李定国是大帅的义子,还是钦佩李定国的本领,在这几日里都前往孩儿营看望过李定国,所以这个李定国认得他们。
孙可望比李定国大了两三岁,黝黑矮小粗壮,貌不惊人,但诡计狡诈更胜张献忠,尤其善于防守,人称一堵墙。他去年还救过张献忠一命,是张献忠帐下当之无愧的第一员战将。
张献忠一向把孙可望当成他的继承人,而孙可望也一向以张献忠的继承人自居。近来虽然张献忠的新纳老婆丁氏为张献忠生下了一个儿子,但因一则农民军中一向重视养子地位,二则戎马间婴儿多不能养大**,孙可望现在还牢牢地占据继承人的位置。
孙可望和刘文秀率一万兵马驻扎在太平镇,以防襄阳那边的明军突袭。太平镇原名王家河,去年四月初八,朝廷正式宣布张献忠受抚,受抚仪式在距离谷城县城十里的王家河举行,受抚后的张献忠屯驻谷城。张献忠将受抚地点王家河改名太平镇,以示休兵,共享太平。
这个新生的李定国虽然从未见过孙可望,但听手下骂孙可望时用的“黑矬子”之类的话语对号入座,一眼就认出坐在自己旁边的正是孙可望。
孙可望见李定国望向自己,便狠狠瞪了李定国一眼,低声骂道:“假仁假义!收买人心!”
李定国一声不吭,好像耳朵聋了。但他心里明镜一般,自己被孙可望打伤昏迷数日,却从没听过张献忠责骂处罚孙可望,可见自己尴尬的地位。也难怪,孙可望诡诈狡猾,阴毒残忍,秉性酷似张献忠,而李定国宽厚仁慈,一点都不像张献忠,张献忠厚此薄彼无可厚非。
李定国这时依稀想起了原来历史上这孙可望的丑态。这个孙可望嫉贤妒能,张献忠在世时他就多次为难李定国,后来永历时期孙可望频频掣肘,阻挠李定国的反清大业,再后来这丫竟然降清,只可惜满清鞑子看这家伙没了利用价值,便借故杀掉如屠杀一猪狗。
这样一个无情无义、嫉贤妒能的大哥,再加上一个狡诈强悍、喜怒无常的义父,李定国不禁头皮发麻,以后的日子肯定很难过。
张献忠先说了他被熊文灿招抚的经过,然后又讲了为什么要再反。原因毫无意外地都推给了朝廷的昏庸和官吏的贪婪,说襄阳和谷城的大小官吏都经常过来索贿刁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