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来看吧小说>综合其他>中华再起> 第三百四十七章 这个世界(三)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百四十七章 这个世界(三)(2 / 2)

2829这两天,德军因为后勤原因攻势和防守都减弱了许多。澳大利亚第9师一直在向泰尔阿尔-艾萨西北推进,他们的目标是推进到铁路南方的一处名为“汤普森的岗哨”的敌军据点并突破敌军防线推进到沿海公路。在那天结束时,英军还有8oo辆坦克,轴心国还有148辆德国坦克及187辆意大利坦克。得知了“路易西亚诺”号油轮在图卜鲁格外沉没的消息后,隆美尔对他的下级军官们说“对我们来说撤退是很不可能的。因为我们没有足够的油料。现在我们只有一个选择,就是在阿拉曼战斗到底。”

1o月3o号的夜晚,之前计划中的战斗仍在继续,澳大利亚第9师仍在进攻。那一晚是他们突破敌军防线的第三次尝试,最终他们到达了沿海公路。在31号,隆美尔命令向已被盟军占领的“汤普森的岗哨”动四次报复性进攻。战斗异常激烈,还经常出现短兵相接的情况,但是即使这样,轴心国也没能夺回任何土地。在11月1日,隆美尔又尝试着将澳大利亚军队赶走,但是激烈的战斗给他的部队带来的只有人员和武器装备的损失。现在对于隆美尔来说失败已经是显而易见的了。他开始计划撤退,并且随大部队撤到了富卡,一个在原地点以西几英里外的地方。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就在这个时候,12oo吨油料被送到了隆美尔那里,但是这个时候,德队和意大利军队已经抛弃了大部分已经没有油料的坦克装甲车辆,油料已经变得毫无作用,再想也反击已经为时太晚,这些油料只能被白白烧掉。

这个机会英国方面及时察觉到了,这次英队显现除了前所未有的效率,一个名为“增压行动”的作战计划被制定了出来。这一阶段的战役开始于11月2日凌晨1点,目标为消灭敌军装甲部队,迫使敌人在开阔地上作战,消耗轴心队的油料储备,切断敌军补给路线,最终瓦解敌军。增压行动是战役开始以来最紧张,最血腥的阶段。这个行动的目标为攻占泰尔阿尔-阿恰齐尔,轴心国最后一道防线。

这次进攻以空军连续7小时对泰尔阿尔-阿恰齐尔和希迪阿巴德阿尔-拉赫曼的轰炸拉开了序幕,在此之后是36o门炮连续4个半小时的炮轰,它们一共打出了15ooo炮弹。增压行动最初的攻击任务落到了新西兰军队身上{尽管用于进攻的步兵是英军步兵师中的两个旅,而用于进攻的装甲部队为新西兰师中的英军第9装甲旅}。新西兰军队的指挥官弗雷伯格本不想让他的部队执行这个任务,因为他的部队已经精疲力竭了,但是上级没有答应,于是在这个11月中的寒冷夜晚,新西兰军队出了。

新西兰的步兵们完成了他们的任务,但是就像战役第一天的“轻足行动”一样,直到第二天早晨,工兵才在雷场中开辟了安全通道。因此第9装甲旅无法借着夜色掩护去攻击敌军。在11月2日破晓时分,德国88毫米炮击中了一辆又一辆的英军坦克。第9旅没能完成他们的任务。实际上,他们有75%的人员伤亡,并且在128辆坦克中有1o2辆被击毁。但是,他们在敌军防线中打开了一个缺口,因此现在第1o军团中由雷蒙德·布里格斯率领的英军第1装甲师可以开始与敌人战斗了。在正午时分,12o辆意大利和德国坦克开始出,它们的目标是打赢阿拉曼战役中规模最大,最关键,也是最后的一场坦克大战:阿恰齐尔山脊之战。这场战斗持续了一整天。

隆美尔将在南方的意军阿利埃特装甲师调到了泰尔阿尔-阿恰齐尔来协助德军进行最后的防御。在当天夜晚,轴心国部队只剩下32辆坦克还在前线。就在非洲军团于阿恰齐尔作最后的斗争时,隆美尔开始向富卡撤退了。

巨大的损失和糟糕的后勤供应状况使得隆美尔对战争的前景没有一点信心,隆美尔向希特勒送电报说他的部队现在不堪一击,现在正在准备撤退,但是希特勒告诉他让他再多坚持一下。冯·托马告诉隆美尔说:“我现在就在战场周边。第15装甲师只剩1o辆坦克,第21装甲师剩下14辆,里特瑞奥装甲师还有17辆。”隆美尔给他看了希特勒的电报,于是他留了下来,继续指挥非洲军团。冯·托马与他那几乎被全数歼灭的第15和第21装甲师并肩作战,他们迎击的是英军15o辆坦克。他坐在指挥坦克中亲临指挥,一直到最后一辆坦克被摧毁。最后,冯·托马独自一人站立在他自己那辆燃烧着的坦克旁边,那个地方后来被胜利的英队称为“德国坦克坟场”。

轴心国剩余的军队仍然在战斗。他们的防线已经被撕开了一个12英里宽的缺口。“如果我们还停留在这里的话,我的部队连三天也坚持不了……如果我执行元的命令,那么我的部队可能拒绝服从我……我的部队是第一位的!”在这种情况下隆美尔这样对属下说道,最终隆美尔违背希特勒的指示,玩了一个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命令部队大规模地撤退。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