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来看吧小说>历史军事>乱清> 第一六二章 老成谋国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六二章 老成谋国(1 / 2)

 和御姐同桌而食,倒不是第一次,在“冠军号”上就来过一次。不过,那是因为舱室空间狭窄,摆两张桌子太过逼仄,还有,那毕竟是军舰,不是行宫,出门在外,不能事事过于讲究,“礼,有经、有变、有权”嘛。

现在呢?

先是夜宿行宫、大榻同眠,接着又同桌而食,呃,新鲜事物来得未免太多、太快了吧?

关卓凡请过了安,还在犹豫,慈禧指了指那张空椅子,微笑説道:“坐吧,别磨蹭了,你看看,这都什么时辰了?你不饿,我可饿了。”

关卓凡心一横,管他呢,床都“同”了,“同”个桌又算什么?谢了恩,坦然就坐。不过,坐下来后,却是双手抚膝,腰背挺直,摆出一副正襟危坐、戒慎恐惧的架势。

御姐轻轻一笑,也不来纠正他的坐姿,説道:“这儿有两份东西。”説完,将自己面前的物事推给了关卓凡。

关卓凡看时,却是一封黄绫封的奏折,和一件轩军特制的装电文的封套,只是封套上的火碱已经破裂,里面的电文,御姐应该已经看过了。

“这是?”

“奏折是左宗棠发来的,没什么太大的事体,可以等一会儿再説。这个电报,是‘东边儿的’发过来的,是某个人的奏折——你倒猜猜,此人是谁啊?”

母后皇太后学会发电报了?孺子……呃,孺女可教。

“回太后,臣想……大约是宝鋆。”

慈禧“格格”一笑。説道:“你竟是神仙!这个奏折,和你昨儿説的……嗯,今儿早上説的。竟是分毫不差!你瞅瞅吧。”

关卓凡抽出电文,看了一遍。果然,是“以自劾求自清”。文字铺陈,摇曳生姿,声情并茂,一副掏心窝子的架势——嗯,简直差不多算是“声泪俱下”了。

关卓凡抬起头来,御姐一双妙目,正看着他。浅浅一笑:“你怎么看啊?”

关卓凡晓得,慈禧问的,不是他“怎么看”宝鋆,而是“怎么看”母后皇太后“怎么看”宝鋆?

呃,有diǎn儿拗口。

他微微犹豫了一下,説道:“臣请问太后,这个电报,xiǎo站那儿,是什么时候收到的?”

“大约是刚交午初的时候吧。”

“这么説,母后皇太后一下早朝。就叫人发了这封电报过来,一diǎn儿都没有耽搁——臣以为,这……已经大致可以看出母后皇太后对此事的取态了。”

慈禧diǎndiǎn头。説道:“我觉得也是。看来,你説的没错,这个事儿,还真要先听一听你的母后皇太后的意思。”

关卓凡微窘,正想説两句叫御姐安心的话,御姐接着説道:“你可别忘了,你是説过‘尽力而为’的喽?”

尽力而为——赶宝鋆出军机。

“是,臣……断乎不能叫太后……失望的。”

慈禧一笑:“好,我等着——行了。先吃diǎn东西吧。”

慈禧在宫中传膳,边进膳。边看奏折,是常有的事儿。因此,关卓凡一边吃饭,一边打开了左宗棠的折子。

是关于董志原地区如何善后恢复的。

回匪入据董志原,时间虽然不算太长,但杀戮残破,极人间之惨。

折子上説,“远近城邑寨堡惨遭杀掠,民靡孑遗。平、庆、泾、固之间,千里荒芜,弥望白骨黄茅,炊烟断绝,被祸之惨,实为天下所无。”

又説,“师行所至,井邑具荒,水涸草枯,贼因此多所死亡,官军亦因此而艰于追逐。”

关卓凡的心情变得沉重起来,心里边好像压进了一块沉甸甸的石头。

继续看,官军进入庆阳城,“郡城一带杳无人迹,城内荒草成林,骨骸堆积,奇禽猛兽相聚为薮。”

“先令勇丁斩荆披棘,掇拾骨胔掩埋,城中方可驻扎。”

“兵士仔细搜寻,城内原三千余户,现百十人不存矣!”

上边説的是城内,下边説到了城外,“时有一二遗民,居住岩穴,采食草籽,形类鬼魅。忽见有人踪,以为贼至,望即狂奔,追及询问,不但不知贼耗,亦不辨年月。”

关卓凡想,这説的还是庆阳府周围的情形,那里地势较为复杂,有山峰,有沟壑,百姓还可以藏匿,董志原平坦空旷,百姓又该逃去哪里?大约是回匪占据一村,这一村便是“绝户村”了!

山珍海味,吃在嘴里,已全然不辨滋味。

想起一句诗来:千村薜荔人遗失,万户萧疏鬼唱歌。

偷觑慈禧,坦然进食,优雅如常,心里面不由长长叹息了一声。

接下来,就是如何善后、恢复了。

左宗棠认为,“兵事方始,必先陕西接壤之平、庆、泾、固一带,布置大兴屯政,然后进可战,退可守。”

为此,左宗棠“一面派拨官军扼守董志原各要隘,一面办理兵屯、民屯,庆阳、合水、宁州,次第经理。”

具体的善后恢复办法,左宗棠提出了五款十条,大致是:

第一,遴选官吏。

左宗棠请求朝廷,“破除文法,遴访甘肃人员,署理庆阳府州县各篆,召辑流亡,计口散粮,以延喘息,以规久远。”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