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来看吧小说>科幻灵异>地球上的一百亿个夜晚> 第三十四章 贵和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十四章 贵和(1 / 2)

 虞国是地星人口最多、也是地星源流文明最为古老的国家。</p>

它北至黑龙屿,南至星罗,西至葱岭高原,东临地星最大的海洋。现代的国际体系建立在上世纪三次大战以后,此体系对诸国所能管辖的领海做出了明确的划分。按照条约,实际受虞国管辖的海洋只有沿岸约四百万平方公里的海域。往深处去,则为公海。</p>

尽管如此,有话语权的大国在公海多多少少也会额外营有一些专属勘探区。</p>

这类勘探区,虞国在四大洋中共营有六块,其中一块处于东太平洋的克利帕顿断裂带,临近克拉里昂岛,自拿下后已有十数年经营历史。</p>

在这片海域中,以锰结核为代表的的矿产资源极为丰富,物种繁多的同时约有一半以上的种类在生物学中还叫人类感到陌生,不能悉知奥秘。</p>

虞国在这里建设了深海采矿的网点。数艘大规模科研船长期滞留于水上。</p>

差不多是在李明都第二次穿越后,驻船人员们接到了一个特别的任务,任务的内容是捕捉海底的巨型管虫。</p>

所谓的巨型管虫是一种没有嘴、也没有消化系统、身体顶端生有羽状物的动基片纲生物,身子往往能有两到三米,犹如长蛇。它早在五十年前就已被人类发现。但由于处于数千米下的深海热泉附近,周遭温度往往在三百度以上。人类权衡利弊,不愿花更多力气,便对这一深海生物所知仍少。</p>

这一任务下达后,虞国最好的深海无人潜水器海斗三号被送往使用。经过三次下潜超过一百小时的探索,无人潜水器在一个海底烟柱附近寻到了符合要求的一种巨型管虫的踪影。</p>

在第四次下潜后,生态箱里已完整地装下了该种巨型管虫的一个小型群落。</p>

当时海上正值下弦,风平浪静,水面波澜不生,繁星洒满了深邃的夜空,月光格外皎洁。不一会儿,潜水器从深海浮到水面,掀起了雪白的浪花。</p>

几艘科研船绕着海上基地排成一列。</p>

负责监控潜水器状态的人,这时松懈下来,几个人乘着夜色聊起了天:</p>

“上级怎的会突然指名要下海捕捉巨型管虫的聚落?”</p>

“我怎么知道,或许巨型管虫被发现了什么特别的药用价值吧。”</p>

至于明面上,这只被视作一次科考任务,为的在深海生态研究上尽快建设成领先于国际的水平。</p>

次日,一艘船舶抵达了最近的岛屿机场。飞机启航是在第三天的清晨,巨型管虫的生态箱进入了虞国境内。</p>

在第四天的下午,无名地下基地,知晓真相的人们小心翼翼地观察着生态箱内的景象。没有任何智慧可言的低等生物在温水中轻轻地飘动着自己细密的绒毛,像是缠在一起的杂草。</p>

它们不需要太阳提供的热量,也不需要上层海洋落下的食物。</p>

这些生灵只需要地热,只需要火山,只需要细菌,就可以利用热量和火山提供的化学物质维持自己的存在。偶然的,其余的深海动物会咬下它们顶端红色的绒毛作为自己的食物。</p>

在食物链上无疑处在某种底端,从能源的利用上讲无疑显得原始。</p>

只有真正知情的人才会晓得这种生物……或者这种生物的同胞,它们的后代,在三亿年后会是地球的主宰。</p>

而人类在那以前已经全面撤离了地球,哺乳动物似乎已经绝迹。</p>

同时,目标所听到的那段话是由现代汉语写就的,与现代汉语极为接近。</p>

换而言之,根据语言演变的规律,也许人类全面撤离地球的时间要比想象中的更早得多。</p>

那么,到底是发生了哪些事情呢?</p>

与此同时,身在不远的楼兰市的李明都才刚刚从舒柔工作的酒店离去。张医生与他都坐在后座,车在往他的别居走。</p>

他望着窗外逐渐变多的熙熙攘攘的人流,心思恍惚,便对张医生说:</p>

“我现在有一种很奇特的感受。”</p>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