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十九章 修建水库(1 / 2)

 江左一行人来到邺城已有半个月,处理赈灾一事,也颇有成效。

除了稳定下邺城的物价,甚至从江南刘家手中,捞了一笔大钱。

但此次赈灾,并没有这么轻易就完成。

解决了当前麻烦,江左便要开始着手赈灾的一项关键任务,也是女帝多番吩咐的一件事。

那就是维修通河堤坝。

近年豫州、冀州两地水灾,大多是因为通河决堤,导致两岸泛滥。

通河常年发大水,泛滥改道,沿途百姓常常遭殃。

为此,历朝历代的皇帝,都非常注重通河水利,但因为通河流域特殊的地理地貌,这些水利通常难以发挥重要作用。

“回大人,如果真要修建如此规模的水利,至少需要劳工数万,银两百万。”

郭师爷计算了下粗略的数字,向江左禀报。

“工人和银两这方面,都不用去担心,城内外这么多灾民,此时都需要一份工作,以工代赈就最合适不过。”江左道,“钱银方面,现在官府的存银,也足够了。”

“修建水库一事,不能再推迟了。”

江左在前几日,便已经安排人员,前往实地考察。

只有修建一个大型的水库水坝,才能从根源上治理通河的旱涝。

在请示过当朝女帝旨意后,江左开始全权负责此事。

很快,邺城中便贴满了招聘启事,要求邺城一带的工匠,如有空闲者,立即到衙门应聘。

邺城外水库修筑,开始如火如荼地进行。

各处灾民开始踊跃报名,这差事,不仅包吃包住,而且还有不少的酬劳可拿。

对于他们这种失去家园的灾民而言,简直就是天大的好事。

也难怪邺城百姓都纷纷赞叹:“这总巡抚江大人,还是为救世之主!”

……

刘府。

凉亭下,刘昇正在宴请昔日冀州府大小官员,吩咐他们好好办事后,便只留下前邺城知府郑寿业,只与其商讨大事。

总之,他们绝不会让江左这么轻松地解决冀州水灾。

“听闻这个江左,开始筹谋修建通河水利,这野心是够大,就不知道有没有那个本事了……”

刘昇愤愤道。

这江左初到邺城,便多番得罪刘家,实在不知天高地厚。

“刘老板你大可放心,他们绝世白费功夫,这什么通河水利,官府修了多少年,哪一次能够修成的?过几天大雨一下,通河水涨,堤坝一下子就被冲垮。”

郑寿业道,身为前邺城知府,通河堤坝这事他最清楚不过。

当年朝廷拨款五十万两修建堤坝,上头扣掉二十万两,来到邺城,郑寿业拿掉十万两,底下官吏再贪十万,最终只剩下十万两用于修建,最终落成的堤坝,撑不过两年,便再次决堤。

修好了就没有水灾,没了水灾就没有朝廷的赈灾银,没有赈灾银,冀州府的贪官污吏还怎么赚钱……

“这个江左,必须给他一个教训!若不是有千骑司在,我高低给他安排一下。”

面对江左,刘昇多番折戟,自然咽不下这一口恶气。

郑寿业回头张望了下,而后凑近刘昇耳边,悄声说了句话。

听到郑寿业的话,刘昇顿时展颜一笑,笑容中带着几分奸诈之意。

“这一次,江左必死无疑,至少,他这个总巡抚之位,必定不保……”

郑寿业颇有把握。

刘昇提起酒杯,道:“按照郑大人的妙计,可能需要一些时日,我可容忍不了这江左如此放肆,今晚,我就给他准备了一份大礼。”

……

邺城外,山脚下。

上万名灾民组成的劳工,正在卖力地修建水库。

此处选址,临近通河,只等待完工,通河高涨的河水便汇聚于此,等到旱季来临时,又可开闸防水,灌溉庄稼。

这上万人的大规模工程,需要极其严丝无缝的调度。

天色阴暗,此刻正值午时,却没有半点日光。

乌云渐近,似乎将要下一场大雨。

江左亲自前来工地,视察水库修建情况。

邺城一带沙土松软,挖掘起来颇为迅速,但就是因为这些泥土过于松软,导致临近通河一处,不那么容易修建堤坝。

为此,江左早有对此,命人从安定县搬运过一些重要物资。

“大人,到这边来。”

郭师爷来到江左,道:“按照这个速度,至少要六个月才能完成大人您吩咐的工程。”

“六个月,太久了。”

江左并不满意。

说实话,以如今的生产力,修建这么大的一个水库工程,少说几年,多则十余年。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