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来看吧小说>都市言情>请叫我艺术家小说无防盗> 第16章 十六岁的烟花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6章 十六岁的烟花(1 / 2)

 时间进入八月末,北方或许已经转凉。

但是在广州,温度仍似火炉。

一些学校陆续开学了,大街小巷出现背着书包的孩子,在父母的拖拉下,满脸的抗拒和挣扎前往学校报到。

神兽归笼。

家长们脸上乐开了花。

汽车站、火车站,也开始拉起了横幅,XX大学新生签到处之类的提示随处可见。

热闹的广州,变得更为喧嚣。

下午三点。

新一期羊城晚报发行,各个渠道开始铺货。

四点左右,广州大大小小的书摊、报刊亭、酒店、便利店等零售终端,纷纷摆上了新鲜出炉,还散发油墨香气的报纸。

最迟五点半。

整个广东主要城市,包括邻近的省市,都会有羊城晚报出售。

这就是邮政部门、报业集团花费了几十年时间,一手打造出来的强大发行网络。

六点!

忙碌一天的人们下班。

晚高峰开始。

密集的摩托车、自行车大军纵横,频频造成拥堵。

大家习惯了,发现前路不通,就干脆停下来,把视线投向了路边的书摊、报刊亭。

“来一份晚报!”

“给,零钱拿好……”

一转眼的工夫,梁伯就卖了好几份报纸。

其实对报刊亭来说,报纸的营收赚不了多少钱的,真正的利润大头是饮料、泡面、零食。

可是报纸却有强大的引流作用。

在网络未发达的时候,读书、看报是大家汲取外界信息、增广见闻的最廉价的手段。

更何况报纸上,还会刊载一些有趣的文章。

这也算是一种娱乐形式。

久而久之,大家养成了买报看报的习惯。在买报的时候,顺手买个打火机、香烟什么的,那不是理所当然?

这就是报刊亭的生存方式。

哪一天报纸卖不动了,报刊亭自然随之消失。

当然如果有谁告诉梁伯,未来的某一天没人看报了,梁伯肯定会哈哈大笑,再送上一句扑街痴线!

他什么风浪没见过?

想骗他上当,没那么容易。就好像前两天那个靓仔,搞什么手绘明信片,说得天花乱坠……

挑,一睇就知道没前途。

明明有真人画报,谁乐意看什么漫画呀?

梁伯摇头,觉得难以理解。看在仙庙烧鸡的情分上,他已经点醒对方了,就看那靓仔能不能想通。

老老实实赚钱不好吗,搞那么多花样干什么?

自己揾笨!

差不多一个小时,晚高峰慢慢结束。

街道恢复了宁静。

梁伯收拾东西,把报刊亭关了,直接回家。

第二天清早,他正常营业。

他的生活状态很稳定,每天守在报刊亭,收钱找零递东西,一点儿也不觉得枯燥,反而觉得十分充实。

没客人的时候,他就翻翻杂志看看书,不知道多悠闲自在。

临近中午,客人逐渐多了。忽然有人气喘吁吁跑来:“阿伯,有没有羊城晚报……”

“还没发行呢,要等下午。”

“……昨天的。”那人急忙道,“我要昨天的晚报,你这里有没有卖剩下的?”

“啊?”梁伯愣了愣。

报纸讲究时效性,一般是当天卖完,第二天就没人感兴趣了。

卖不完剩下的,可以退回发行方,也可以自行处理。

“阿伯,有没有呀?”

“我找找。”梁伯俯身摸索。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