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082:暗箱(1 / 2)

 在回公司的路上,赵鹏回顾着这件事,才发觉他其实无形中把赵正义这种人看得太重要。

比起前世很多厉害的人,赵正义啥都不是。

之所以对他有忌惮,只不过因为当初赵正义对他造成伤害时,他只是个没见过世面的少年。

而如今带着记忆,赵正义这点土包子思维,就真的不够看了。

抿嘴笑笑笑,他摇摇头。

翻过去就好。https://www.

回到公司,一切照旧,生产部还没招到最合适的经理或者主管,就让武清自己负责。

发现经营的也很不错。

这又给赵鹏新的体会:不要太迷信自己的能力,其实每个人都是人才,主要靠自己是否能发掘,以及能否让别人为他所用。

他认真查看了生产日报表,入库记录以及财务一些基础报表,和各个部门负责人针对其中不详细之处进行沟通,在他的建议以及各位负责人补充下,对部分条款和报表进行修订,使其更完善,也更具有代表性。

报表这东西,前世就一直让赵鹏很无语。

本来它的作用是记录企业生产经营状况,起到回馈和核查作用,顺便也让各层级的管理者根据报表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可实际上呢,因为部分管理者自己不作为,对企业基础信息都不够掌握,所以便让所有信息都要加到报表上。

结果报表内容越加越多,不仅影响到做报表速度,导致报表没有及时性。

更无语的是报表最后因为信息或许繁冗,基本就流于形式,管理者不能直接看到最清楚的信息,反而很容易忽视本来该重视的信息。

弗可丝很多报表都是赵鹏根据前世记忆所编制,开始不觉得有什么,但运行到现在,他逐渐发现其不合适之处。

所以他立刻和大家沟通进行改进。

这也相当于推翻自己以前的决策,但他没有觉得不适,一切以最合适企业发展为前提。

他不是那种固执的人。

中午赵鹏请主管以上管理者吃饭。

公司开业这么久,这还是第一次。

.

黄桥大厦旁有个黄桥大酒店,说是大酒店,其实也就是一家相对比较宽敞的饭店。

相对市区很多饭店不值一提,

但在黄桥镇,却已经是最豪华的饭店。

此时,168包厢内,三个人正喝得正酣。

桌上放满各式菜肴,但三人似乎都没兴趣,倒是酒喝了不少,地上啤酒瓶鹏得到处都是,桌上还有茅台和红酒,开了,但没喝多少。

三人中,中间一位大腹便便,肚皮似乎随时都要撑开白衬衣的扣子崩出来。但他身姿却坐得相当正,看起来面红耳赤和左右两人嘻嘻哈哈地说着话,身形却不像他们东倒西歪。

左边一人带着金丝边的眼镜,身形不是很壮实,甚至显得有些偏瘦。额顶发量明显不足,被他用梳子向左梳成一排,但依然盖不住头皮。

他看起来非常客气和热情,但仔细观察,却发现眼镜背后的眼神带着几分嘲讽,只是这种嘲讽被很好的掩饰掉,并没有被其他两人看到。

剩下一个人看起来文文静静,黑框眼镜,他不时用目光看看其他两人,努力地观察着两人脸上神情变化,随时插入几句自己的建议,以及场面稍微变冷,他就会适时补充几句话,重新盘活。

“徐书记,您真是个幽默的长者。我一直以为东北那边的朋友们天生有幽默细胞,没想到在西北,也能遇见您这样幽默的人,佩服佩服。”

说话的是金丝眼镜,他将一句恭维话说得很诚恳,让中间的徐书记很受用。

“田总,你这就是抬举我了,”徐书记喝干杯中的啤酒,笑道:“我啊,在家里一直被老婆孩子说没劲呢,说我有幽默感,你可是第一人。”

“哈哈,徐书记不要自谦嘛。我田某人走南闯北几十年,也算有点见识。不是我夸张,比您官大的人有,比您博闻的人有,但要说幽默,真没有人能比得上您。”

田总语气里是要溢出来的诚恳:“您看看,若非您这么幽默,那您和孙科长怎么能同我这个无趣的人谈这么久,而不觉得厌倦呢!”

“对对,田总说得很有道理。徐书记,还是他们这些大老板看人看得准,我一直觉得您高瞻远瞩,心有乾坤,却将您的幽默视若不见,罪过罪过。我自罚三杯,自罚三杯。”

孙科长说完,也不等徐书记说什么,一口气三杯啤酒下肚。

“老孙,怎么连你也这么说,哈哈哈哈,你们啊,这样到让我有些不知真假,还以为我自己真的有一点点幽默感呢!”

徐书记笑道很开心,虽然嘴上拒绝,身体却很诚实地接受了这种赞誉。

“哪有哪有,书记我敬您一杯。”

觥筹交错,又是一番你来我往。

喝着喝着,徐书记逐渐有些绷不住,应该是量基本到了,竟然不等其他两人劝,就自己拿起酒杯开始喝起来。

田总和孙科长彼此交换下眼神,点点头。

“徐书记,前几日给您汇报的事,您看我们的方案和可行性报告如何?有什么考虑不周之处,还望您不吝指出,好让我们按照您的意见进行修改!”

“什么报告,什么方案啊?”徐书记显然喝得多了。

“就是关于副食厂……”

“噢,你说那件事啊,”徐书记打个酒嗝,摆摆手,“那个方案我觉得还行,但是嘛,这个承包的价格……”

“书记是觉得价格还需要商讨吗?”田总小心翼翼地问道。

他没有说低,也没说高。

不管高低,这种下结论的事也不应该由他来做。

以不变应万变才是王道。

他就是要等着见招拆招,有的放矢。

“按理说,是不算低,但是你知道吧田总,这可是我们镇当初花大价钱建设的厂子,虽然你现在看起来不怎么起眼,里面都是些老旧的设备。特当年这些设备却都是我们精心挑选,还有一些是从南方,甚至国外进口。

虽说我们这厂子没开好,但设备却是顶呱呱的好,那不是吹的。以你们上报的价格,即使我能同意,刘书记那边也不会同意,还有……还有老王……”

说到刘书记,孙科长还没什么,可说到老王,他就有些尴尬的变了脸色。

田总承包副食厂,自然做足功课,黄桥镇这些领导他都做过研究。

刘书记就是镇党高官刘天源。

老王就是镇长王浩军。

按照镇子里的工作分配,虽然刘天源全面主持工作,但毕竟不能事无巨细一把抓,所以还是和镇长王浩军有个大致的任务分配。

例如经济主要就是王浩军在抓。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