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来看吧小说>玄幻魔法>骑王> ZT:科学的内家拳(上)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ZT:科学的内家拳(上)(2 / 2)

(二)由于不运动部分肌肉的紧张

——应有的疲劳——

(三)由于运动部分的肌肉的紧张

(四)由于力的消耗

这是谁都觉得到的,快乐的时候和无目的地闲谈散步的时候,胸部是闲爽的;倘使心里怀着一种目的——一个心事,觉着一些疼痛,或者感到一种恼怒,胸部便要多少地紧张起来。因为胸部的紧张,于是肺脏的呼吸功能和心脏的收放作用,都受着压迫。肺的呼吸变成短浅,甚至停顿;心的运动——跳动,因心房的不能完全展开,变成急促而不舒畅。呼吸的功用,在一面吸收空气中的氧素——氧气,一面散放血内的碳素——炭气,使污血变成新血。现在,因为呼吸的不充分,污血就不能完全漂清。同时心的收回污血放出新血的作用,因为心房运动的阻滞,变为缓慢;静脉管内常留存过多的污血。于是,污血的郁积,阻滞身体内一切官能新陈代谢的运动,而使全身陷于中毒的现象。中毒的现象既成,身体自然就疲劳了。

运动时局部肌肉的紧张,是无可避免的。肌肉的紧张,一面拉动骨骼,演成运动的状态;一面压出细胞内的力,使趋向于目的物。肌肉的过度或者继续过久的紧张,会使组织失去伸缩的弹性。如同一条橡皮带,伸得过度或者过久之后,就不能再缩了。肌肉失去伸缩的弹性以后,组织就松懈,而不能再紧张起来拉动骨骼;同时细胞内存储着的力,因压迫过久,几乎完全消失了,因之起了一种消渴的要求补充的现象。这两种现象的集合,便造成疲劳。这正是正当的疲劳——真性的疲劳。

肌肉的紧张,应当以运动部分为限。所谓运动部分,并不单指行动时的两腿,或者挥拳时的手臂,是兼指有关系的部分的。譬如躯干的肌肉,不论行走或者挥拳的时候,因为要维持躯干的安定,多少总要紧张的。不过,无意识的肌肉的紧张,是一般人所常有而不应有的。比方,在看别人恶斗的时候,自己要紧握双拳;写字的时候的口部肌肉的颤动和紧张;安坐时候的肩、背,和双腿的紧张。这种种的肌肉的紧张,都是无意识而且不应有的。因这种紧张而起的疲劳,就是不应有的疲劳。在运动的时候,无意识紧张部分,往往很多,不过一般人不容易觉到,所以单举上例几个比较显明的例。

第二节不应有的疲劳多于应有的疲劳

倘使把一般人所觉到的疲劳加以分析,加以统计,至少,不应有的疲劳,要占百分之六十!在一般人,也许以为说得过分。那是他们昧于自觉的缘故。

单就胸部而言,一般人除了睡觉以外,就无时不在紧张。即在快乐或者无目的地散步的时候,胸部也不过比较地宽松一些;那宽松还并不是充分的。原因是由于一般人的胃肠,除睡觉以外,常不安放在自然适宜的位置,常是虚悬着——是错觉中的虚悬,详见下文。为要维持虚悬着的肠胃,因有腹部的上压,以防止错觉中的胃肠的下坠。

读者试测探自己的腹部,一定会觉到常在用力向内收缩,以维持胃肠的下坠。物因地心引力而下坠,本属自然的趋势。而一般人的内脏,则适反乎这自然的趋势,是背乎地心引力而向上收缩的。腹壁上压,侵犯了肠的位置;肠侵犯了胃的位置;胃侵犯了肝、肺、心和胆的位置。因此,胸部就感到紧张。所谓“提心吊胆”、“炙肺煎肝”:一般人的内脏,的确逃不了这个情境,不过有多少的区分罢了。

孩提们的胸部是不紧张的;紧张是在经历较多的痛苦和惊慌以后的状态。受着一点惊慌,内脏的筋肉便起了收缩;一次收缩还未恢复,又来了二次的收缩;因此便经常收缩着而不能落在自然的位置了。愤怒、伤悲,……等,凡足以刺激神经的,就会使内脏的筋肉收缩。人们在痛苦和惊慌的时候,腹壁的内向一定收缩格外厉害。这是很容易觉到的。

只有睡觉的时候,神经系失去了知觉,休止它的努力,然后内脏的筋肉才得着解放。但有许多人,仍然不能完全解放,因此成了梦。梦中的惊慌和痛苦,会使人的内脏感着同样的紧张,醒后得着同样的疲劳。但是要明白,乃是紧张造成梦,而不是梦造成紧张。我们是先有腿部的疼痛,然后有行路艰苦的梦;是先有内脏的不休止的紧张,然后有惊慌或者痛苦的梦。置火光于睡者的眼前,可造成他的“失火”的梦;就是一个好证例。

胸部的紧张能造成多量的疲劳,在一般人所谓“心焦”的时候最容易见到。我们在等待一个我们所急欲见到的人的时候,就会发生重大的疲劳:往往一小时的等待要等于两小时的工作。再以乘车乘船为例,在游玩旅行的时候,我们随处赏玩眼前的四围风景,丝毫不关心到远处的目的地;那样,就可以得着身体上极好的修养。

反之,倘使旅行的目的,是因为急要的事务;那末,我们就不会有心流连眼前的风景,而只会挂念着远处的目的地。那样,就会因为胸部的经常紧张而成极大的疲劳。

我们在看电影看戏剧的时候,也可以得着明白的感觉。倘使台上的剧本是在表现明媚的风光,我们就可藉以恢复精神。倘使是在描写激烈的斗争或者凶恶的灾难,我们就容易因为胸部紧张而得着疲劳。电影厂内的音乐,一般人说它有调和耳目的神经的作用,所以能解除许多疲劳;此说尚未透彻。它的最大的作用还在于解除胸部的紧张。

除了胸部的紧张以外,还有不运动部分肌肉的无意识的紧张。这两种紧张所造成的不应有的疲劳,虽因人而异;然而它的成分的大是无疑的。这个,在练习内家拳得着功效以后,格外容易觉到。在一般人,日日受着不应有的疲劳的侵袭,而自以为当然。对于因心肺的阻碍而起的中毒作用,丝毫没有察觉到;对于疲劳的解救,只在力的补充——饮食——上做工夫;这是大大错误的。

第三节内家拳和疲劳

内家拳是“形意拳”、“太极拳”、“八卦拳”、“意拳”等的总称。它的锻炼的方法,是要“内外兼修”、“心身交益”;锻炼的效果,不在肌肉的发达,而在内脏的坚实和舒适。所以,对于专重外廓的发达的外功拳,称之为内家拳。

然而这些话,都还不能说明内家拳的内容;能说明内家拳的,莫善于疲劳。上文已经说过,一般人所感觉到的疲劳,恐怕要有百分之六十是不应有的,而这种不应有的疲劳的成因,就是因为胸部的紧张而起的中毒作用。现在我们问:“这种不应有的疲劳,有没有解除的方法”?

这答案是肯定的:只要能够经常地解除胸部的紧张,就可以免除这种不应有的疲劳。这个方法有二种:静的是静坐,而动的就是内家拳。

内家拳解除不应有的疲劳的方式有下列三种:

(一)在静止的时候,藏储内脏的胸腹两部,完全驰松;

(二)在动作的时候,紧张的状态,由胸部移到腹部;

(三)免除不动作部分的无意识的紧张。

内家拳在消极的免除不应有的疲劳的基础之上,再进一层,求身体的强健,体力的发达,意志的坚定,胆量的雄伟,和智慧的启发。一般人所视为内家拳的精髓的决胜于斗争场上的技击,不过是内家拳的应用的一部罢了。

第四节满体驰松的静止——所谓“无极”

在内家拳的演习之前,总先有一度满体驰松的静止的准备姿势。这种准备姿势,是很重要的。它的方法,先是正面或者半侧面的站立,使全身的部位,完全适合于力学的支点的定则,没有一处觉得不落位;各处的关节,保持天然的稍微的弯曲。然后,再自上而下地从头部到颈部,再到肩部、胸部、两手、腹部、臀部、大腿、两胫,依次察觉下去,看有否不自然不适意的紧张的部分。有的话,就立刻改正过来——姿势不对就改正姿势;无意识的紧张,就以意识使它松懈。然后,再察觉呼吸的是否自然而不受阻碍,留意把呼吸安定下去。然后,一切弛懈,一切宽松;整个的身体,顺着自然的地心的吸力,往下垂注——完全是无意而自然的垂注。骨架子依着力学的支点的定则安置着,不必十分依靠筋肉来维持。筋和肉便似一件衣服挂在安定的架子上一样;中间一缕的气,很自然地呼吸着——完全顺着肺的自然的伸缩而不加以一丝的干涉。这时,耳目当然不可注意于外界的一切。因为一注意外界,胸部就不免无意识地紧张起来一些;而单只是留意全身各部的弛懈的状态的保持,尤其留意于呼吸的自然。这种对内的留意,可以免去外向的注意。

如呼吸粗而有声,这往往不因为呼吸的太急,而因为气道的紧张。只须除去口、鼻、颈、胸各部的紧张,气道变宽,气息自然就轻了。

上面,我已经说过:小孩们的胸部是不紧张的。此处所说的满体驰松的状态,是小孩们所本有的。小孩们的胸和腹,是同样地微向外突的。现在所说的满体驰松状态下的胸腹形状,也是这样。这时的胃肠,是放着的,不是悬着的。

一般人的胸腹的状态就两样,除肥胖者因脂肪质充满腹部,成为病态的外突外,余者腹部往往比较胸部微向内凹。在这种形态之下,胃肠是仿佛悬着的。虽然事实上并不是虚悬着,但是心理上总觉到下面没有可以安放的所在,而只是在上面悬挂着。因为觉到胃肠是悬挂着的,所以常有无意识的下坠的忧虑,更有无意识的腹壁的向上压,以支持胃肠的下坠。这种无意识的胃肠下坠的忧虑,是和胸部的紧张互为因果的。因为胸部的紧张,内脏筋肉随而收缩。此时胃肠离原在地位而升高,因之而有胃肠虚悬的错觉,更因之而起胃肠下坠的忧虑。这种忧虑,能再引起胸部的紧张。这种忧虑和紧张的因果循环,要造成很多量的疲劳。

腹壁的上压,是很费力而易致疲劳的事,这也是谁都觉得到的。因为费力的缘故,所以时时要放松一些。但是心里一有所思索,或者一有动作,便立刻要回复上压的状态。这连续的一紧一松,使胃肠多无谓的运动,也要造成好些疲劳。

一般人这种易致疲劳的状态的成因,上节已经说过了。这在道家,叫做“七情六欲之所侵”,叫做“蔽于后天”,这是完全正确的。像孩提既没有利害的观念,除了很简单的食以外,又别无;当然,身体各部分,就很少紧张。所谓“先天”,就指初生时无思无虑的景象;所谓“后天”,就指已有思虑以后的景象。平时虽因思虑而起不可免的紧张,静止的时候却可以排除一切而回复无思无虑的孩提时代的满体宽松的景象:这就叫做“回复先天”。

所谓“返老还童”云者,亦不过上述之“回复先天”而已。心境可以还童,胸腹的状态可以还童,而容颜决无可以还童之理——可以减轻衰老的状态则有之。稗官小说所记,都属后人附会的说法,不足置信。能减轻衰老,延年益寿,则为理所当然。

这种竟体驰松的状态,在道书里又叫做“无极”,或者叫做“阴阳未判”。什么叫阴?阴就是虚。什么叫阳?阳就是实。此时竟体驰松;胸部和腹部处同一驰松的状态,(动作以后便要变成腹实胸宽,)所以说是虚实未分——就是阴阳未判。这种状态,又叫做“混沌一气”。总之,道家以人体拟宇宙;古代的天文学者,谓天地未分之际,混沌一气,是为先天——即先于天地之意。故所谓“先天”、“无极”、“混沌一气”、“阴阳未判”,都是一样的意义。

在佛经里叫做“自在”。自在就是任其自然存在的意思。此事身体内外一切,都任听依着地心吸力,向下垂注,而不加以丝毫勉强的支撑:身体内的亿万细胞,似乎是个个独立,谁都不管谁,所以无论哪一个都自在。佛家还有“观自在”一语,就是上节所说的“对内的留意”。这时意识似乎是独立于形体之中,保持着各部分的自在,不是谁压迫谁,所以叫做“观自在”。

同善社一派的静坐,自谓求“无极”求“先天”,就因为他们的静坐,不似练气一派求腹实胸宽,而只求满体驰松。所以他们的静坐时的心境,和内家拳满体驰松的静止时一样。

俗语“落位”二字,有极好的意义。落位就是安于其位的意思。一般人的胃肠虚悬,就是不落位——不落在应在的地位。内家拳家的胃肠安放在腹腔之内,下面有自然的支点:这就是落在应在的地位。不但胃肠如此,身体各部分都是如此。

俗语所谓“放心”也有这样的意义。“放心”与“悬心”相对。放心意味一切放下,悬心即内脏虚悬的感觉。

\www.69zw.com 六九中文书友上传\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