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来看吧小说>历史军事>民国刘文辉> 第五十五章:华人的陋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五十五章:华人的陋习(1 / 2)

 且说同盟会找不到杨度,但他们一定要找到杨度,因为杨度是日本列岛八千来名留学生的代表,找不到杨度那同盟会的事业就会处处受困。反之,若是争取到了杨度入会,形势顿时逆转,立宪派就少了一员大将,梁启超孤掌难鸣。别说康有为了,这时他只知道将‘保救大清皇帝公司’,和光绪‘衣带诏’为证物,骗取海外华人的钱,用来养他那几个小妾。

那时的日本人,大多数不怎么看得起清廷保送出来的留学生。因为,有很多人不成材,将东京搞得乌烟瘴气,乱七八糟。如此一来,人家能看得起你才怪,只能说到那里都有这样的鸟人,任何人拿他们都没有办法。找不到杨度,同盟会用出了绝招。同盟会在《朝日新闻》上发布文章,宣传学生罢课,回国革命,推翻满清。

这根本不可能,同盟会中人精都知道,这只不过是要孤立杨度,让他没有选择,投向同盟会的阵营。可那知道没有孤立杨度,却孤立了为此奔走呼告相号的秋瑾与陈天华。秋瑾与陈天华都是直人,在同盟会声明没有说清楚之下,还以为真要发起留学生回国革命,推翻满清。

可是,到头来才发现汪精卫与胡汉民居然与他们唱反调,成立维持会,劝说广大留学生道:“你们不要听竞雄与星台的话,放弃回国之念,好好读书,为将来做准备……”这事儿说清楚了,本来就不算个什么事儿,可是秋瑾与陈天华被逼入了死角。秋瑾怒而反出同盟会,陈天华愤而蹈海。

因为日本《朝日新闻》上说:中国人缺乏团结力,中国留学生是“放纵卑劣”的乌和之众。秋瑾眼见同盟会争名夺利,你压我,我打你,内心实痛。一怒拔刀,判决汪精卫与胡汉民两个‘叛徒’,然后回国自己革命。可陈天华呢?他没有这个勇气,他一生性格敏感:他怒中国留学生不争,怒小日本对中国留学生的侮辱。无力反驳,只能选择一死铭志。

1905年12月5日,当同盟会闹得翻天覆地之时,刘文辉也感到了事情的严重。说来,其实也能想得明白。立宪派与革命党的斗争,己经很多年了,可还要这么一直斗争下去。被小日本看不起,被中国众多爱国志士失望,损失的还是中国精英份子中的中坚力量。

但是,中国人的骨子里好像就缺乏坐下来谈谈的概念,就不能行成有风度的对抗。我说革命是对的,那革命就是对的,你说立宪正确,那我就不能容你,不分过你死我活,誓不罢休。可怜满清都没有推翻,有志改革之士却分成几派,闹得不可开交,有你无我。秋瑾是个理想主义的志士,她没有选择你争我夺,而是选择了自己走自己革命的路,并且牺牲在这条路上。

晚上,陈天华来见了刘文辉,情绪十分低落。他知道刘文辉对他一向善意,从来不会因为他相貌生理缺陷而看不起他,便就拉着刘文辉的手道:“自乾,日本人说的对:我们中国人就好窝里斗,就好争名夺利,就是不能团结,就是乌合之从……”说完话时,陈天华己经泪流满面,对信心的缺失,让他看不到眼前的光明,找不到革命成功的希望,不由悲从心来,泪如雨下。

刘文辉能说什么,说什么好,人类社会向来如此。中国人相比于世界诸多人种,虽然有其优秀闪光的品质,但是缺陷、陋习更是不少。只能道:“星台,不要难过。我们只要尽力,做到最好,也就是了。不管前路是否光明,不管明天是否会看到希望,这条路我们都要走下去。因为,我的双足是向前的,为了生活,我们只能一步一步走下去……”

陈天华摇头道:“当年我写《猛回头》、《警世钟》,就是希望督促、劝戒、警醒国人务必正视这些缺陷与陋习并加以改变。可惜,我太天真了……”在刘文辉的劝戒之下,陈天华出了华夏会,别了刘文辉,失魂落迫的走了。直到他走的那刻起,刘文辉脑中就反复的闪过他的面容,良久之后,这才回想起历史上的志士陈天华会选择蹈海而死,惊呼道:“不好……”

但转头过来寻找陈天华,那里又能找到人。问了很多人,可没有一个知道陈天华去了那里。刘文辉心急如焚,他恨自己怎么没有早想起陈天华出事的日子呢?若是陈天华真有个意外,他绝对不能原谅自己。中华有志之士,本身就己经很少了,若是陈天华再走,那对自己,对中国来说,都是一种损失。

刘文辉叫过刘老大,对他道:“集合我们在日本的全部人力物力,务必给我找到陈天华!他很有可能就在大森海海域,你们就在那里去找。”看着刘老大去了,刘文辉这才和徐矮师一起冲了出去。不仅是刘文辉,苏曼殊、章太炎、何成浚都出去找了,一定要找到。

一天很快过去,眼见12月7日就要到来,刘文辉都还是没有找到陈天华。直到将要放弃之时,刘老大来报:“大哥,我们找到他了,只是心灰意冷,无论如何不肯回头!”刘文辉大喜,只要人还没有出事,那就还有挽回的可能。急忙跟着刘老大前去,就在大森海海边,一外断崖上找到了被风吹着,衣衫猎猎作响的陈天华。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