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来看吧小说>历史军事>民国刘文辉> 第二十六章:大刀抵枪炮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十六章:大刀抵枪炮(1 / 2)

 1904年六月初,正在建昌道练兵的赵尔丰与刘文辉接到了慈禧太后的懿旨。

洋洋洒洒一大篇,刘文辉与赵尔丰听了之后,脑子中就闪出一个答案:“赢了那是应该的,为国争光,没你什么事儿了。输了呢?英国人这一方,可就要你们自己搞定……”

赵尔丰摇了摇头,望向刘文辉之时,却不料刘文辉斩钉截铁道:“赵大人,咱们引兵出川吧!若是我们真的输掉了这场战争,英国人那边的怒火,就让我一人承担。大不了就将纺织业方面的市场还给他们,然后战争赔款……”

赵尔丰见刘文辉如此,目瞪口呆,良久,不由得上前几步,对刘文辉大礼一拜。“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刘道台年纪虽轻,可一片为家为国的豪杰之气,不差当年虎门的林大人多少,赵尔丰心服口服。刘道台放心,只要我们拼死一战,未必没有胜机。”

刘文辉准备了藏红花,以让士兵们适应高原气候。并将一些发给赵尔丰其它营中,然后刘文辉就将几百只盘尼西林发了下去,交到了自己营下军官手中。

刘文辉作为誓师词,然后就道:“各位军官切记,保存好我发下去的药品。要知道,那可是救命的东西。我们独立营不会丢下一个兄弟,有了它,我向你们保证,我们不仅可以打败英国佬,而且还可以安然回营……”

六月六日,七千多人誓师出发,军队开往西藏,一协人马,炮兵,工兵,步兵,一排一排,一列一列。刘文辉骑着黄骠马,一马当先,作为出川抗英之先锋,他义不容辞。事到如今,只能前进,不能后退。按照慈禧老太太所说,若是他这一仗败了,那么就要拿他去抵消英国人的怒火。虽然不至于有生命危险,但他在中国的工业农业布局,怕就会被慈禧……

“唉,作为一个国家的领导人,拿着人民的税金,吃着人民的血汗,你不想着为人民出头,却时时将之当着自己的私产,欲取欲求,如此朝廷,留你何用?”

刘文辉打马在前,回首身后的一众兄弟,苦笑道:“二牛,黑狗,山柱,我誓师时的话虽好听,可那是是骗人的,打仗,那有不死人的。我们出川这1000多人,也不知道有多少人能回来。好多兄弟都会埋骨他乡,我……‘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香闺梦里人’,一将功成万骨枯,自古如此……”

山柱道:“大哥,看盆下注,落地还钱。弟兄们来参军,每月那是有军响的。才一出川,大哥就花去了千来两白银,那可是白花花的,咬上去都有牙印,吹上去能听得到声响。前来参军,那大多是活不下去了,不是图个温饱,就是图个前程。大家你情我愿,谁也没有逼谁。所以,大哥你就不要再多想。人死就鸟朝天,不死万万年,没这个胆子,那就不要来吃这断头的饭。”

第一大队第二小队的队长赵伍国也道:“不错,我前来参军,那就是家里活不去了。官府连年苛捐杂税,家里面弟兄又是几个,我不来参军,家里面怎么会有余钱过活。再说了,跟着刘仙童我们心里也踏实,无论如何,也不会亏待了我们。”

兄弟们七嘴八舌的说开,刘文辉只是听着。不要说什么保家卫国的话,人最重要的是要养活自己一家老小。谁不知道打仗会死人,自己也可能会死,但还是来了。二牛道:“其实,好多人大可不必前来参军。必竟,我们的农业合作社在大县里刘家墩子己经做出了成绩,我想,要不了多久,大家家里都会有一口饱饭吃……”

第一大队第一小队的队长刘项道:“管带,在乡里,我属于那种好吃懒作的人,处处不受人待见。所以,听到召兵的消息,我就第一个赶来了。像我这种人,就只有舍得这条命,才可能搏个前程出来。如若可能,衣锦还乡,让大家看看我‘项娃子’也是顶天立地的好汉!再说了,跟着刘仙童我们心里踏实。”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