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来看吧小说>武侠修真>洪荒之金鸡报晓> 第三百四十三章 治水成功舜帝亡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百四十三章 治水成功舜帝亡(1 / 2)

 无支祁不出预料的战败了,这一量劫人道大兴,人族称霸,任何挡在这滚滚大势面前的阻碍都会被毫不留情的碾压成粉末,人族的敌人不是不知道这个道理,否则也不会有那么多的种族隐退了,但有时候为了争夺那一线超脱之机,有时候劫数已到,有时候迫于各种因果纠缠,他们都不得不螳臂当车一般的挡在大势面前,只有极少数人才能从中超脱。无支祁就是这么一个既悲催又幸运的人,悲催的是因为成为阻挡大禹治水的阻碍是他这一次重天境的劫数,没错,前文就说过大道之劫多种多样,每个人的大道之劫都不相同,既有可能是内劫,自然也有可能是人劫了。

无支祁这次的劫数更是直接和天道之灾联系在一起,所以才不得不硬着头皮来应劫,否则无支祁在相柳败亡的那一刻起就逃了,那还会继续傻愣愣的继续呆在淮河等死,虽然他是一个重天境大神通者,但怎么也不可能以一己之力抗住整个洪荒各族大神通者的碾压啊!不过天无绝人之路,总有一线生机,无支祁将淮河水脉将自己联系在一起,一旦自己身死便会彻底引爆水脉,将会再次引发更大的洪荒洪灾,所以禹等人心生忌惮之下并没有彻底灭杀无支祁,而是命人用大铁链锁住无支祁的颈子,又把他的鼻孔穿上铜铃铛,然后把他压在淮河南边的龟山脚下,算是解决了淮河水患,这也算无支祁幸运的地方了。打败了无支祁,禹在桐柏山的治水工作才得以顺利进行下去,淮水从此平安入海中。

经过大禹治水,在“淮沂其治,蒙羽其艺”之地,淮河和沂水流过的地方,蒙山和羽山之间,这片淤积一千多元会大水的地方,经过大禹的治理,将淤积的大水“谷”,引入大海,清理了古黄淮泛区的一些河段,开出了许多良田和桑土,成为人族安居乐业的地方。在低洼地留下了微山、东平、钜野、骆马等“四渎”,成为有利于先民生存的湖泊。

黄河与淮河水患已平,洪荒洪水之灾算是平息了大半,仅仅只用了三个元会的时间,但其余的琐碎之地反而更加麻烦,禹用十个元会的时间接连疏通了九条大河,据说禹治水到涂山国,即他家所在地,但他三过家门,都因治水忙碌,无法进家门看看。他的妻子到工地看他,也被他送回。禹治水十三元会,耗尽心血与体力,终于完成了这一件名垂青史的大业。被洪荒生灵尊称为大禹,有人赞曰:“三皇五帝舜后君,九十八字遂公盨,天命敷土随浚川,削平山岗疏流转。华夏编年著始篇,刬定九州天地安,一水西下顺东去,万古平成禹绩怀。”

在治水的过程中禹走遍天下对各地的地形、习俗、物产都了如指掌。禹重新将天下规划为九个州并制定了各州的贡物品种。禹还规定天子帝畿以外五百光年的地区叫甸服再外五百光年叫侯服再外五百光年叫绥服再外五百光年叫要服最外五百光年叫荒服。甸、侯、绥三服进纳不同的物品或负担不同的劳务。要服不纳物服役只要求接受管教、遵守法制政令。荒服则根据其习俗进行管理不强制推行中朝政教。

由于禹治水成功帝舜在隆重的祭祀仪式上将一块黑色的玉圭赐给禹以表彰他的功绩并向天地万民宣告成功和天下大治。不久又封禹为伯以夏今重庆万县市为其封国。禹在天下的威望达到顶点。万民称颂说“如果没有禹我们早就变成鱼和鳖了。”帝舜称赞禹说“禹啊禹你是我的胳膊、大腿、耳朵和眼睛。我想为民造福你辅佐我。我想观天象知日月星辰、作文绣服饰你谏明我。我想听六律五声八音来治乱宣扬五德你帮助我。你从来不当面阿谀背后诽谤我。你以自己的真诚、德行和榜样使朝中清正无邪。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