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来看吧小说>穿越架空>清朝求生记> 第二百章 年糕的又一份奏折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百章 年糕的又一份奏折(2 / 2)

“怎么,有什么问题吗?”四阿哥欠起身来,脸上有些紧张。

“这位爷内心积郁,外感风邪,经络气血亏损,阴寒凝滞,”叶大夫皱着眉说道,“如不即时医治,怕是跟着就是鹤膝风了。如医治不当,腿是不废,也会不良于行的。”

对了,就是这个,鹤膝风,十三阿哥的腿最后就是这个毛病,听叶大夫的话头儿,他应该是有办法治的,这样就太好了,十三阿哥的历史改了,四阿哥地还会远吗?云锦心中暗下决心,一定要想办法改变四阿哥早逝的命运,不能让自己早早的就成了寡妇。

“叶大夫,我弟弟可是文武全才的,腿可千万不能有事,”四阿哥有些激动地看着叶大夫,居然还用上了敬语,“您一定有什么办法调理地,是不是?”

“当然了,艾爷,”叶大夫称着四阿哥的化名,“本来治起来还是需要些时日地,可是最近研究这个药浴让我相信,一定能尽快治好令弟的。”

“这太好了,”四阿哥看着十三阿哥,眼睛里带着兴奋,“你以后就每天过

让叶大夫给你医治。”

“我听哥地,”十三阿哥从听四阿哥跟叶大夫用敬语后,就感动的眼圈红,这时听四阿哥这么说,马上就点了点头,然后又安慰四阿哥,“其实哥你也不用这么担心,我只觉得稍有不适而已,哪里有那么严重。”

“非也非也,”叶大夫却不知道十三阿哥地意思,一听他在否认自己的诊断,就大为不满,摇着头说道,“没有小病,哪来地大病,身子不适却不注意,最后才会形成大病的。”

云锦听他说“非也非也”,不禁想起了天龙八部里的包不同,险些就笑了出来。

“您就听叶大夫的吧,”云锦清咳了一下,对十三阿哥说道,“身子既然不好,就得赶紧治,养着他能生利钱是怎么着。”

“说个病你也不忘了扯上钱,当真是个财迷了,”十三阿哥摇着头笑道,“我也没说我不治啊,你们着什么急啊。放心,就是为了我哥对我的这份关心,我也会每天都过来的。”

从那之后,十三阿哥真地每天都过来云锦的小院,也不知道他是怎么跟康熙说的,居然允许他这么频繁出入“时疾”之地。他的到来,不光使得四阿哥多了个病友,还让云锦得多安排一个人的饭菜,十三阿哥当然不会错过这个可以正大光明来吃白食的机会,只是因为治疗期间需要忌口,不能吃辛热生冷地食物,让他的心情很是不爽,每当他抱怨的时候,云锦虽然口头上在安慰他,心里却是高兴的不得了,总不能让他事事都如意了不是?

四阿哥高兴着十三阿哥每天过来的另一个理由,就是有人可以把外面地消息带进来了,尤其是朝廷里的。由此他才知道了那个贪污案地最终处理结果,虽然四阿哥之前并没有表示什么,但在他心里,却一直认为应该严惩这帮虫们的,没想到最后却是这么个结果,心情自然有些郁闷,可是这件事还不是最让他烦心地,最让他烦心的是,年羹尧刚给康熙上地一道折子,康熙交由十三阿哥抄给四阿哥看了。

四阿哥看着那份折子,脸上神情不定,说不清楚他是个什么情绪,但就云锦的理解来看,还是恼怒的成份多些。四阿哥看完之后,将那张纸扔到桌子上,云锦不知年羹尧说了什么或是做了什么,会让四阿哥如此,不禁有些好奇的频频偷眼向那张纸瞧去。

“想看就正大光明的看,偷偷摸摸的干什么?”四阿哥瞪了云锦一眼。

云锦嘟嘟嘴,本想说自己才没兴趣,可是话到嘴边却硬是说不出口,最后还是忍不住心头搔痒,还是拿起那张纸看了起来,招来四阿哥一个大大的白眼。只是云锦现在却顾不得了,她看着这道折子,心中真是感慨不已啊。

年羹尧的这道折子是康熙四十九年九月二十六日上的,名称是四川巡抚加三级臣年羹尧谨奏为叩恳圣恩事。

云锦一看到这儿就有些感慨,记得前不久,这块年糕还是四川巡抚,这才过多长时间啊,他居然已经是四川巡抚加三级了,爬得可真快啊,看来圣宠还是不衰啊。

接下来就是他这道折子的内容了,先当然是一些面子话:“窃臣自去年十二月十五日到任以后,因川省向有私派积弊,极力禁革,以求地方宁谧,何敢虑及私事?今通省州县,畏法自守,吏民相安,其有敢蹈故辙,一有访问,断不少加容隐,以害百姓。”

面子话说完了,就要开始转折进入正文了:“但臣在四川,凡有所行,若不奏明,此心终不自安。四川布政司衙门每年平头羡余有送巡抚四千两之数,按察司管理盐茶羡余,亦有送巡抚四千两之数。臣尚未曾收受,然实不敢矫情沽誉,伏乞圣恩准臣取用,是臣之阖家百口饱暖有资,抚标两营操赏不乏,则沾皇恩,不独在臣一身。此外仍有贪婪无状之处,是臣既不自爱,并负皇上知遇之明,期望之恩矣。缘臣不敢一事欺隐,故将此等私情琐渎圣聪。臣实不胜惶悚之至。

康熙对此折的朱批是:“是,知道了。”

看完年糕的这道折子,云锦都不知说什么好了,真是不五体投地的服了他都不行了,他那是怎么跟老康说话的啊?!喂,年糕老兄,您这才领衔一省抚台九个月哪,居然就成这个样子了,日后您还要领三省的总督呐!那时你还打算猖狂到什么地步?看来真是老爷子把你惯的无法无天了!

按照云锦的理解,年糕这道奏折的意思就是这样的:皇上,我来这儿几个月啦,地方上挺好的,您不奖励奖励我呀?这地方例行巡抚收火耗的,我和您打个招呼啊,八千两银子我拿了,我尊敬您才告诉您一声,我家要吃饭的嘴多,没法儿!

而康熙居然眼皮也抬的随随便便就通过了,八千两啊,就算云锦想出来的点子挣了些钱,可老康你也不能这么败啊,怪不得后来年糕敢讹您五十万两了,敢情就是这时候投石问路之后,心里有底了。

你看看年糕为要钱找的理由,“是臣之阖家百口饱暖有资”,瞎扯吧你,就凭你家养不起一百个人?光是送到雍亲王府给年妹妹吃的补品全府的人都吃不完了;“抚标两营操赏不乏”,说的多好听啊,好象是时刻不忘他的亲兵们似的,只是真给假给的,谁知道哇,就算是给了,估计那些新兵们念的也是年糕的好,不会感激老康的。

而他所说的火耗,是起于明朝万历年间的,原是指碎银熔化重铸为银锭时的折耗。张居正推行“一条鞭法”,赋税一律征银上交国库,把百姓交的碎银熔化重铸为上交的银锭就有了火耗。征税时加征的“火耗”大于实际“火耗”,差额就归官员了。清初的官员也沿用了这种做法。而且,“火耗”不断加重:一般州县的火耗,每两达二三钱,甚至四五钱。偏僻的州县赋税少,火耗数倍于正赋。

ps:

现在出差在外,上网非常的麻烦,事情又多的要死,每天要挤出写文的时间也只能是晚上了,后半夜完文后,再订时布,咖啡又得盯上了

至于加更的事儿,还是等之锦回来再说吧,现在之锦想的,只是不要断更就好了。

-\www*69zw*com 六|九|中|文|书友上传/-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