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来看吧小说>历史军事>穿越之我为皇者> 第一百零八章 排解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零八章 排解(2 / 2)

其实就算王大官人不改进麻将,麻将也会在不久内完善丰富起来。

明末清初马吊牌盛行的同时,由马吊牌又派生出一种叫“纸牌”(也叫默和牌)的戏娱用具。纸牌也是供四人打,由纸制成的牌长二寸许,宽不到一寸。纸牌开始共有60张,分为文钱、索子、万贯三种花色,其三色都是一至九各两张,另有幺头三色(即麻将牌中的中、发、白)各两张。斗纸牌时,四人各先取十张,以后再依次取牌、打牌。三张连在一起的牌叫一副,有三副另加一对牌者为胜。赢牌的称谓叫“和”(音胡)。一家打出牌,两家乃至三家同时告知,以得牌在先者为胜。这些牌目及玩法就很像今天的麻将牌了。这种牌戏在玩的过程中始终默不作声,所以又叫默和牌。

其后,人们感到纸牌的张数太少,玩起来不能尽兴,于是把两副牌放在一起合成一副来玩,从此纸牌就变成120张。在玩法上,除了三张连在一起的牌可以成为一副以外,三张相同的牌也可以成为一副。也就是说,上手出的牌,下手需要还可以吃、碰。这时牌的组合就有了“坎”(同门三张数字相连)、“碰”(三张相同)、“开杠”(四张相同)。此时的纸牌又叫“碰和牌”。

与此同时,骨牌中也出现了一种“碰和”,将21种牌色每种五张合成一副。并且有了开杠、自摸加倍、相公陪打、诈和受罚等规定。骨牌的这些打法和术语也由纸牌接受、继承下来。大约到了清末,纸牌增加了东、南、西、北四色风牌(每色四张)。那时人们最常用的桌子是方桌,又叫八仙桌。八仙桌的名称是从就餐时可以坐八个人得来的。用于打牌时总是面向一方,这就限制在一方里不能坐两个人。逐渐地形成了玩牌由四人来玩的习俗,四人各坐一方。人们还从四方得到了启发,在纸牌中增加了东、南、西、北风。至于三元牌中、发、白的增加,那是人们对升官发财的向往。中就是中举(中解元、中会元、中状元,称为中三元),发即发财,中了举,做了官,自然也就发财了。白板则是是空白、清白之意。后来人们发现在玩麻将时常常把牌拿完了,也没有人做成牌,感到扫兴。为弥补这个缺憾,于是又增加了听用。最初的听用只增加两张,逐渐发展增加为更多的张,直到发展为有绘的麻将牌。但由于纸牌的数量一多,在取、舍、组合牌时十分不便,人们从骨牌中受到启发,渐渐改成骨制,把牌立在桌上,打起来就方便了。至此,正宗的麻将牌才算是正式亮相登场了。

麻将复杂多变,刺激有趣,因此自诞生后,很快就成为整个中国最为盛行的博戏形式。无论是至高无上的皇帝,大权在握的重臣,对麻将感兴趣的都大有人在,至于一般的布衣平民,村夫俗子,喜欢搓麻将、斗雀牌的就更是不计其数。

这一事实固然反映了封建时代的人们追求刺激,嗜好赌博的不良习尚,但同时也反映了麻将这种游戏活动本身无穷的和丰富的情趣,再说,在古代那个娱乐方式匮乏的时代,发展出这种娱乐方式也不为过……

来到大明之后,王大官人才发现原来马吊牌、纸牌亦是源于中国,这让王大官人不得不感叹古人强大的创造力啊!可以说,中国算是赌博之乡赌博之源呐……

“陛下,人家没钱了,宽限一下好不好嘛?!”王玲对着王大官人撒娇道,如今的王玲算是摸清了王大官人的性子,一点儿也不怕得罪了我们亲爱的王大官人。

“行行行!随便了,随便了,都不用给了!”王大官人环视了一桌子的人,虽然有些郁闷,但还是大方的说道。

玩牌的一共四人,分别是许妍、王玲和王大官人的便宜女儿,大明的长公主朱徽娖,当时朱徽娖见到许妍、王玲的时候可是让王大官人尴尬了许久,好在小姑娘的心胸够宽广,没有丝毫怪罪的意思。而王大官人之所以挤出时间来玩麻将,其目的就是想排解一下自己的这个便宜女儿抑郁的心情。

可能是因为断了一条胳膊,也可能是因为家破人亡,也可能是因为还对崇祯留有怨念,小姑娘这些天表现的异常沉闷,这令王大官人很是担心,这才有了打麻将的事儿,王大官人希望以此放松一下小姑娘沉默的心情。

效果还不错,小姑娘总算是笑了几次,这让王大官人把心放回了肚子里,安心的与众人共叙阖家之乐了。

至于我们的太子殿下,则被我们的大官人扔在了六艺学院,小子,磨练去吧!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