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来看吧小说>武侠修真>我被豢养的金丝雀干掉了> 第九十章 工具人胡参政出场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九十章 工具人胡参政出场(1 / 2)

 胡甲祖父写给胡参政的信不负重托,在第三日的清晨就送到了都城这位一品参政的手中。但却没能被第一时间打开。

直到这天晚上,才被胡参政想起来,自己似乎是有这样一个亲戚并且送来一封表示十万火急的信。

胡参政拆开信后,并没有去看信的内容,而是仔细的去辨认了一些这信上的落款,想起自己确实有这么一个八竿子打不着的远亲之后,便将信件丢到了一边。

自从他官拜一品之后,这样的亲戚雨后春笋般的冒了出来,东家长李家短无非也就是希望多多提携。

所谓什么十万火急也不过是说说罢了,全然没被胡参政当回事。如今皇帝陛下对外称病,由他的表弟李长培监国。

虽然说张将军这个隐患已经被拔出了大半,一时半会翻不起什么风浪,但是北疆多年来局势动荡绝非一时半刻能稳住的。

而李长晋这个皇帝打了江山不守江山,竟然拍拍屁股让表弟监国,并且嘱咐自己要事事上心。

胡参政也是很心累的,但是为人臣子便是如此,食君之禄忠君之事只能任劳任怨的继续干。

转天胡参政得到了一个让他为之一振的消息,派去保护李长晋的暗卫传来消息,说是陛下在燕翅山附近。火光电石之间胡参政想起来自己前几天收到的那个远亲的信,仿佛也是在燕翅山附近。

胡参政便不得不思考这其中有些人为的巧合了,随即决定动身往燕翅山而去,并且派人先去通知那家亲戚,自己已经起身前往的消息。

虽然这胡参政已经是快马加鞭的出发,但是自从李长晋闯了胡府救出戚蕴道,并且废了那胡甲一条胳膊开始,他们一行人已经被关进大牢五天了。

戚蕴道几人都不是受不了苦的性子,但是李长晋的身体却是不能再拖了,戚蕴道不由得也有些急躁。

但李长晋却始终一副淡然自若的样子,看着戚蕴道因为烦心而仅仅皱起的眉毛,笑了笑说:“蕴蕴,是在担心我吗?”

戚蕴道一个白眼翻过去:“你可别自作多情,我怕你死在这里我没发跟北疆交代!”

李长晋听得这话也不生气,只是笑的更好看,安抚她:“没事的,我们很快就能出去了,再委屈几天,出去了好好补偿你。”

燕六娘等人即便是再不懂,也看出两人关系的不一般,关在一起的日常便是假装看不懂,假装自己不存在,书聿和普修更是深谙其道完全没有存在感。

而那胡甲虽然求着祖父送了消息给胡参政,心中也有些担忧毕竟对方是朝廷一品大员,自己只是个远的不能再远的亲戚。

但是他担心归担心完全不影响他每天到牢中去对着戚蕴道几人嘲讽奚落。

对骂其实也是一项技术活,而这胡甲似乎并不懂这里面的门道,三番几次被戚蕴道和燕六娘气的火冒三丈的离开,但是却不耽误他第二天继续前来。似乎看着这几人遭难,能够让他的伤减少一些疼痛。

而胡家的人也是轮番的到县衙大堂上吵闹,坚持要将戚蕴道等人处死才肯罢休,曲县令每天光是安抚胡家的长辈就已经疲于奔命,恨不得立刻从了他们的心愿,将这几个人打发了利索。

但是他的宝贝女儿因为心仪那李长晋,绝不同意自己将他们处死,甚至开始绝食,以死相逼。

曲县令简直是焦头烂额,心力憔悴,只盼着这事情早早结束,这几个人简直是催命符一般,自从他们出现,就没有一天安生日子过。

外面胡家人紧逼不舍,家里女儿也是全然不让人省心,曲县令真的恨不得当初就没见过这帮人,何必沾染这些破事。

胡参政派来的报信的人堪堪说明了来意,胡甲一家人简直得到了李长晋戚蕴道等人的催命符一般,大大的松了一口气。

而这个消息自然而然的也传到了曲县令的耳中,所以当日胡甲来到牢狱“探视犯人”的时候,曲县令恨不得鞍前马后的伺候,生怕胡甲的靠山来了,自己不能全身而退。

“小美人,你现在还有反悔的机会,要不然待我家的贵人到场,你哭都来不及了,只能下辈子投胎再来找我了!”胡甲着实的心情极好,说话都客气了不少。

戚蕴道翻了个白眼,“那我还是别投胎了,万一你命短呢?到时候赶不及找你,那你多亏啊!”

胡甲一向是说不过她的,只狠狠的说:“咱们走着瞧!”

送走了胡甲,曲县令回到内宅本来准备去看看自己的女儿。但还是决定打发个人去传个话,李长晋等人明日便会被处斩,胡家请到了大人物护航,事已至此嘱咐曲流青保重自己。

“今天的菜怎么这么丰盛?”戚蕴道看着摆的满满的菜,前几日都是馒头干菜,今天竟然有炖肉和烧酒。

送饭的狱卒却摇摇头说道,“小姑娘,你不懂这是仪式感,不能让人饿着肚子走。”

戚蕴道没听清那狱卒的话,转头疑惑的看向李长晋,李长晋走过来说,“别想那么多了,吃饱肚子才正经。”

第二天一大早曲县令就派人将戚蕴道一行人,带到了城中心,搭起了一个行刑的台子。戚蕴道才明白,原来昨天那顿饭是为了送行啊,合着今天就要被咔嚓啊。

她从来没想过自己有一天也有站在这行刑台上,看着台下越聚越多的百姓和越升越高的太阳,她一直以为自己死的已经很窝囊了,但是没想到借了霓裳的身子还要死的这么没体面,真是不公平。

而一直站在她身边的李长晋却一副气定神闲悠然自得的样子,仿佛并不是站在行刑台上,而是站在金銮殿上一样。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