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来看吧小说>综合其他>鼠年说鼠人> 二十三、大奖赛,很意外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二十三、大奖赛,很意外(1 / 1)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大奖赛盛行,连教学杂志也不例外。有本《语文导报》杂志,不知现在是否还在出版发行了,但1986年上半年,还是很红火地热闹了一下——举办“全国初中语文教材教法研讨大奖赛”,鼠人还有幸中奖了,并且一连获得三本证书,外带50元奖金。

那个年头,50元,与鼠人一个月的工资52.5元基本相当啊,拿到现在来看,也还不错,毕竟只是个三等奖。如是一等奖,换算到现在,也该是万元大奖了。大奖赛,真还是“名副其实”的噢!

事情还得从头说起。1986年,春季开学上班不久,新来的杂志《语文导报》刊登了“全国初中语文教材教法研讨大奖赛”的公告和试题。当时,学校办公条件改善,鼠人所在的初中组的语文老师在一个办公室办公。教研组长叶老师征求大家的意见,是否参赛。看着这“全国”、“教材教法研讨”的名头,老师们都有点发怵。叶老师心里早有想法,说:“我看这题目,不少是选择和填空题,我们大家可以各自先做,然后一起研讨,得出共同认可的答案,也许就比较接近‘标准答案’了。至于后面真正带研讨性质的题目,那就‘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自行发挥吧,这种题如果答案也一致,就不好说了。虽然这比赛名头大,我们重在参与,得奖不得奖不是我们考虑的,在参与中有所提升,就是最大的收获!”教研组长水平就是不一样,话讲的入情入理,方法可行,大家一致赞成。

很快,基础题做好了,答案推敲了,确定无误了;而教学设计之类的探究研讨性题目,以鼠人的资历,显然不占优势。他没太多犹豫,凭着第一感觉,大胆设计,干脆利索表达。然后就把答案页裁下,装到信封里邮寄了。寄走后,鼠人脑子里根本没再挂念这件事,其他老师猜想也没多把这放在心上。全国比赛,获奖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况且这是初赛,寄个答案就能获奖啊,真是天晓得呢!可意外的是,六月份,放暑假前鼠人收到了《语文导报》编辑部的信,还附了最近一期的杂志。信中说,“由于技术原因,原计划的复赛比试取消,就以初赛成绩作最后结果,你获得了全国三等奖。”杂志上有一页专门登了获奖名单,人数不多,鼠人的名字赫然列于其中。

意外,十足的意外!全办公室的老师皆愕然。须知,鼠人是才来任教4年的教学新手,办公室里就数他教龄最短,资历最浅。像教研组长叶老师,20多年教龄,公开课经常上,教学效果好,很受家长欢迎,带领大家一起做题,真正的业务领导啊,没有获奖,却让自己得了。除了喜出望外,还实在有点说不清噢!不过,细细想来,如说一点原因没有,也不实际。这几年中,鼠人看了于漪、钱梦龙等不少语文特级教师的书,教学思路和方法很受启发,答题时,几篇提供的文章的教学设计,他突破传统教法的框架,奇思妙想,大胆创新,反正不受实践检验,就看评委老师是否认同了。这种洒脱和狂放不羁也许正是初出茅庐的年轻老师的优势吧!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