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来看吧小说>综合其他>鼠年说鼠人> 二十、校园生活琐忆(上)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二十、校园生活琐忆(上)(1 / 1)

 七七级的学生就不一样,同学中有才华的真是见识了。早前说过鼠人的好友汪宁生,中文班的学生参加师范英语班同学的英语演讲比赛,竟然夺走了金牌第一名。是英语班的整体水平差,还是汪同学报错了志愿?说不清,反正,汪宁生原先是要报英语专业的,后扩招进中文班了。扩招针对的就是年龄大考得好的学生。1977,招生指标当初定20万,最后录取27万多,不少考生在扩招中改变了命运。不管之前经历了多少曲折辛劳,鼠人此后一直认为自己是恢复高考的受益者,幸运儿。都上大学多少时间了,他还常做在家乡要他上港的梦,母亲也多长时间觉得鼠人上大学不是真的。直到这次来琅琊山,看到学校了,真相信了。

见证奇迹的还有王宗成同学。王同学考前据说在全椒文化站工作,也许时间不够五年,没有能享受带薪上大学的待遇。但他的学识了得,一直对《红楼梦》研究感兴趣,发表过一些文章,被同学传说够得上“红学”专家水平。鼠人注意他长相,平顶头,穿着朴素,庄稼人的本质未变。也许就是79年暑假放假前,考完试,尚未离校的当口,许是在好同学的撺掇下,王宗成同学真的举行了一场《红楼梦》研究的专题讲座。那是同学自愿参加的场合,但教室里座无虚席,大家热情很高。上世纪七十年代的教室还都没有空调,连吊扇都没有吧,鼠人清楚记得,王同学没有用讲稿,手摇着芭蕉扇,侃侃而谈,轻松随意,一下谈了两个多小时,有真知灼见,对红楼梦里的许多诗词都能大段背下来。其学识姿态,不逊当时上课的老师的,先前的传言不虚,真是让人叹服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