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来看吧小说>综合其他>一品寒门> 第六十六章 推行试点的好地方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六十六章 推行试点的好地方(2 / 2)

里,邑也。</p>

里原来是指城郭的坊,又叫做里坊,后来随着秦汉亭长的消失,乡里属吏变成了乡啬夫、又叫、里吏。</p>

衣冠南渡以后,乡闾间的情况越发复杂,侨民和南民杂居,东斄乡原来有坞堡一千户,八圩里有十余户坞堡、上百家散居茅屋,轺车刚刚进入八圩里,卢祎透过侧窗已经看到八户坞堡了,新旧掺半,看来侨民和南民的土地矛盾比起预料里更加严重。</p>

唯一值得庆幸的地方,八圩里地处大江沿岸,土地较为肥沃,水流充沛,方便了田地的灌溉。</p>

田里有水的水浇田,与没水灌溉的旱地是两回事。</p>

水浇田大多可以达到亩产二石,甚至可以达到近三石,旱地只能种植菽豆等粗粮,亩产只有几十斤,遇到了下雨少的年份,都收不回来撒下去的菽豆种子成本。</p>

“八圩里的地势低洼对于军队来说是一件坏事了。”</p>

匡孝留着山羊胡子,捋了捋胡须笑道:“在庶民看来却是丰收的膏腴之地了,便于灌溉,许多本应是旱地的田地也能变成水浇田了。”</p>

步兵在八圩里行军没有问题,骑兵连人带马比较沉重,又穿戴着筩袖铠,马蹄容易陷入地面,造成马前失蹄的摔倒。</p>

辎重车拉着一车车粮秣,只能绕道了,强行从八圩里等大江沿岸的乡里经过,车辋都会完全陷进去,车轮都会陷进去大半,彻底走不了了。</p><div id='gc1' class='gcontent1'><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try{ggauto();} catch(ex){}</script>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