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来看吧小说>综合其他>香江1980> 第68章 只得愣在那里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68章 只得愣在那里(1 / 2)

 理查德·伊斯特林是最早对主观快乐进行理论研究的当代经济学家。</p>

这句话出自他在1974年的著作,《经济增长可以在多大程度上提高人们的快乐》中提出所谓的伊斯特林悖论。</p>

他经过研究发现,在同一国家中,富人通常比穷人快乐,但富国不见得比穷国幸福,而且财富超过一定的水平后,长期而言,所得增加并不会增加快乐。</p>

这一发现又称为“幸福-收入之谜”或“幸福悖论”。</p>

伊斯特林悖论的提出,引发西欧、RB等诸多国家幸福感研究的热潮。</p>

如果徐洛回答是,就等于认同他的观点。</p>

如果回答不是,就必须要拿出足够多的反驳理论。</p>

面对理查德的问题,徐洛微笑着道:“首先感谢USC大学给我的机会,其次也感谢理查德先生愿意让我走上这里做学术交流。”</p>

“对于理查德先生的理论,我认为如果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其实还不够,因为经济学难以摆脱用经济手段来破解【伊斯特林悖论】的模式。”</p>

“请说出你的看法。”理查德面带笑容道,“你觉得该从哪方面来看待?”</p>

徐洛从容不迫地回答:“应该需要从心理学、社会学和经济学等多学科综合的角度来看待这个问题,否则,单光从经济学来看,这个理论有些缺陷。”</p>

“我认为影响幸福感的五个维度:社会整合、社会认同、社会贡献、社会实现、社会和谐。”</p>

“而且幸福感的社会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同时人们的幸福感也随着时间推移、条件改观、社会变迁而发生变化。”</p>

理查德静静听着他的话,既没有点头赞同,也没有开口反驳。</p>

徐洛接着道:“从幸福的根源和存在形态看,幸福来源于社会关系,幸福感是在社会关系中产生的。”</p>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