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墨斋小报上的募捐书,你看了吗?”</p>
“昨日就听到有人在传,只是不知.....那沈沅是谁?”</p>
“神京城何时冒出这么个人物,以往从未耳闻。”</p>
“兄弟,你一定是没读过昨天的小报,沈沅的身份,小报上专门有介绍。”</p>
“哦?兄台细说。”</p>
“此人乃金陵姑苏人士,原本是一名文秀才,后来弃文从武。</p>
今年八月初六,在应天府剿匪一役中,于万贼丛中怒斩贼首,杀寇数百人,几乎凭一己之力荡除匪患。</p>
八月十二,又于金陵武举秋闱中,勇夺文试、技勇、步射、骑射四项满分,更是以百步骑射,独占鳌头,轻取武解元,据说是明年武状元的最热人选。”</p>
说话之人是个金陵来的少年,对沈沅事迹如数家珍,言语之间颇感自豪,只觉身为沈解元同乡,与有荣焉。</p>
众人听了,大多都深感惊诧,也有人质疑道:“是否言过其实了,而且....我可听说冯紫英才是武状元的不二人选,据传,冯郎之骁勇,更在其父神武将军冯唐之上。”</p>
金陵少年反驳道:“那是在沈解元扬名之前,如今沈解元横空出世,即便是冯紫英,也只能退居榜眼,再说了,这也并非我信口胡诌,而是翰墨斋的评言。”</p>
对翰墨斋的评语,大多数人是认的,但也有少数人心生嫉妒,一白面书生呛道:“我大周素来是文仕优先,这沈沅不过是文举之路走不通了,才不得不屈从,做了个粗鄙的武夫。”</p>
“你他娘的说什么呢,武夫怎么就粗鄙了,人家冯紫英不也是风度翩翩。”场上有武人听了,怒意骤起。</p>
白面书生嗤之以鼻,冷笑不语,却见那金陵少年出言讽道:“这位公子见识如此浅薄,安敢在此饶舌?”</p>
“你.....无知小儿!”</p>
金陵少年并未再理会有些气急败坏的书生,而是朗声笑道:“人家沈解元可是文武双修,之所以弃文从武,是因为他更愿以武报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