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来看吧小说>综合其他>大汉丞相> 017,万事不决,先父曾言。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017,万事不决,先父曾言。(1 / 2)

 两个九卿,一个太学祭酒,一个太学博士,还有一个陛下近臣尚书郎。

尚书郎这个官职肯定是要被蒋琬自己拿下的。wap.biqμgètν.net

至于少府和太学博士,蒋琬看向了诸葛瞻。

此战最大的功臣就是诸葛瞻,论功行赏也要给到诸葛瞻了。

只是蒋琬有些犹豫的是,诸葛瞻年纪尚小,资历尚浅,担任少府这等九卿重臣会不会有些不合适。

还需与诸位大臣商议一番才是,况且也还需要天子的首肯才行。

五位大臣被废,而且被废的都是益州人士,这种事情自然是瞒不住的。

很快传遍了整个大汉官场。

这个信号很明确,朝廷或者说新一任执政蒋尚书继承了先丞相的遗志,还是要继续北伐,克复中原,还于旧都,兴复汉室。

不然就不会下此重手打压益州人士了。

此举也是继天子刘禅斩杀李邈给出明确的信号之后,尚书台给出的另一个明确的信号。

北伐不会停!

真以为蒋琬没有政治手腕吗?

看似诸葛瞻在这次斗争中尽显风采,实际上获利最大的还是蒋琬。

不仅掌控了五个重要官职的分配权,更是杀鸡儆猴,以五人被废流放奠定了自己执政大汉的威严。

不过诸葛瞻也不会亏,他相信蒋琬肯定不会亏待自己,否则以后队伍可就不好带了。

诸葛瞻告别了蒋琬等人,带着柳隐返回少府,这里的事情处理完了,印刷术的事情不能停啊。

那些活字泥版已经被杨戏给毁了,全部都砸成了土渣,还得重新制作。

诸葛瞻只能说这些人暴殄天物啊。

他们要是聪明点将这一套活字给保存下来,然后印刷自己的经书,诸葛瞻还能高看他们一眼。

可是居然砸毁了,诸葛瞻只能说他们鼠目寸光。

那句话怎么说的,历史的车轮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压你一脸。

好在有了一次经验,这一次制作起来就很快了,几天功夫,一套泥版活字又制作好了。

不过一套并不够,诸葛瞻可是注释了五本经书的,需要五套泥版活字。

不过这个时候已经可以开工了。

分工协作,印刷的印刷,制作活字的制作活字。

在这期间,蒋琬对诸葛瞻的奖励也下来了,碍于诸葛瞻的年纪和资历,少府监的位置没有给他,不过却给了少府少监的官职,少府监空缺。

好家伙,这一套玩法属实让蒋琬玩明白了。

太学祭酒同样空缺,补了一个太学博士进去,而此人名为罗宪。

他虽然是谯周徒弟,可是他是荆州襄阳人士。

至于太常则是给了赖恭,此人是荆州人,同样也是当年劝进刘备称帝的老臣,他顶替王谋,没有人有意见。

尚书郎的位置则是给了廖立。

没错就是廖立。

这还是诸葛瞻给蒋琬的建议。

诸葛瞻是这样对蒋琬说的:“昔廖公渊被先父称之为楚之良材,将其贬为庶民,不过是为了磨其狂傲之气,现在正好乘此机会召回廖公渊,免得此等大才老死在蛮荒之地,岂不可惜。”

诸葛瞻内心早就想着廖立这个人了,这个人虽然有些狂傲,但是后面被流放到汶山郡之后,经历了这一番毒打,已经是一个可用的人才了。

只是先前没有合适的位置,现在正好。

听了诸葛瞻的建议,蒋琬有些犹豫,因为这个人是诸葛亮废的,他将其启用会不会有些不好。

诸葛瞻看出了蒋琬的忌讳:“尚书不必忧虑,先父曾言,待其这次北伐回来以后,就会召回廖公渊,以辅佐陛下,所以还请尚书为先父完成生前所言,不至于使先父失信才是。”

万事不决,先父曾言。

诸葛瞻现在已经把这个套路玩的非常熟练了。

蒋琬顿时没了疑虑,直接发诏令往汶山郡而去。

蒋琬是个厚道人,诏书中说的很明白,是诸葛瞻建议将其召回的。

蒋琬此举也有化解廖立心中怨气的意思。

且不说廖立接到这封诏书之后心中复杂难言的心情,诸葛瞻这边是干的热火朝天。

甚至于为了加快速度,他直接给马钧上了一个特性。

发明:百工生产时间减半。

这个特性属于完美契合马钧的。

果不其然,马钧上了这个特性之后,不管是泥版制作还是印刷速度都大大提升。

一月之后,印刷好的五万本经书整整齐齐的摆在了诸葛瞻的面前。

诸葛瞻大手一挥:“来人,将这些经书装车随我去尚书台。”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