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来看吧小说>综合其他>南朝不殆录> 第11章 最下攻城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1章 最下攻城(1 / 2)

 大宝二年,四月。

讨伐军大败,主将逃跑,副将投降,叛军气焰高涨。

萧绎以王僧辩为大都督,率巴州刺史淳于量、定州刺史杜龛、宜州刺史王琳、彬州刺史裴之横整军再战,徐文盛以下并受节度。

主将王僧辩之父王神念,文武双全,明内典,善骑射。更是武艺高强,临老不衰,手持二刀楯,左右交度,驰马往来,冠绝全军。

不过王神念已经死了二十多年,王僧辩自己都是六十多岁的老人了。

他幼年经历过北魏孝文帝的改革,跟随任颍川太守的父亲参与过第一次钟离之役攻打南朝。永平元年随父投奔南朝之后,又作为南朝将领讨伐北朝。被萧绎砍伤打入大狱,又拜为首将。

人生兜兜转转起起落落,到了现在这把年纪,用兵早已是圆熟老辣之极。心态之稳,更不是毛头小伙可比。

往日救援建康之时,王僧辩和柳仲礼一起向叛军开营投降。

曾经屈膝于侯景,奉上军实,如今又与之为敌,端得是能屈能伸的人物。

队伍行至巴陵,得知郢州已然陷落的消息,王僧辩停军不再前进。

随即与萧绎书信往来,确定了坚守巴陵,挫敌锐气。拖到叛军暑疫、食尽、兵疲,再行反击的战法。

萧绎又调罗州刺史徐嗣徽,武州刺史杜崱从武陵引兵与王僧辩会合,几乎倾尽了能够调集的全部兵力。

此战若败,萧绎可以洗干净脖子,等叛军来斩大好头颅了。

叛军一方,由丁和领兵五千守夏口,宋子仙率军一万为前驱,任约率偏师分兵直指江陵。

侯景自统大军,沿江水陆并进。所到之处,戍守无不望风请降。

斥候前出窥伺到隐矶,发现王僧辩已经把两岸的粮食搜集一空,官船民船尽沉于江底,实行了彻底的坚壁清野。

等到叛军前锋来到江口,王僧辩命令众军登城防守。然而偃旗息鼓,作出无人之状,以迷惑叛军。叛军前锋惊疑,不敢贸然进攻,徒然耗去一日。

次日,叛军大举渡江,本队人马开到城下,问何不早降。

王僧辩声称:汝等可大军但向荆州,此城自当非碍,僧辩百口在人掌握,岂得便降。不软不硬地推搪了回去。

巴陵城明明就挡在面前,叛军可不敢相信如果去攻打江陵,王僧辩不会在背后做些什么。当即推出此前归降的王琳之兄王珣等人,令其劝降。城头王琳取弓便射,王珣羞惭而退。

一番无谓的口舌之争之后,惨烈的巴陵攻防战拉开了帷幕。

巴陵城沿江而建,位于突出江心的三角洲会法术,早就算到任约会到此地,与胡僧祐合兵一处,开始反击。(注1)

任约的士兵已经追了大约六十里路,疲惫不堪,兵力也不占优势。陆法和、胡僧祐以逸待劳,杀伤众多。

一战之下,想要擒拿胡僧祐的任约成了阶下囚,被扭送江陵。和之前对敌的官军主帅,被贬为北门都督,又因聚赃贪污被罗列十条罪名的徐文盛做了狱友。

巴陵城这边,胡僧祐来援虽然只是转了一圈喊了几声。受到鼓舞的城内军兵士气大涨:自己不是弃子,是被湘东王惦念的。支援船队可以轻松来到视线可及的地方,叛军不能阻拦。

这些事实足以让他们坚持打下去,直到精神或肉体的极限来临。

侯景是用兵的老手,知道这种时候绝不能放任不管,反而应该加强攻势,用铁血与火焰,把守军刚刚点燃起来的士气浇灭掉。wap.biqμgètν.net

看到一丝希望又转瞬破灭,大起大落之下,人心最容易崩溃。

如果这次还是压制不住守军士气,自己就该果断放弃,打道回府了。

巴陵城承受了开战以来,最猛烈的一波攻势,应该说一轮轮毫无休止的波浪攻势。

叛军从水陆两个方向,十个地点同时发起进攻。

鸣鼓吹号声中,先登之士再次赤膊持刃,冲杀登城。

守军这次除了投掷滚木石块,还把砖头烧红了丢下城去,杀死杀伤许多敌人。但是叛军仍然持续攻击,直到午后才退却。

叛军又用栅栏把城围住,不让王僧辩有派遣勇士出城反击的机会。越过江心洲的湖岸,推着装载木料的虾蟆车,填平沟壑。推着障车作为掩护,一路到城下进攻。

侯景作尖顶木驴攻城,石不能破。这招在攻打台城时用过,王僧辩知道怎么破解,效法羊侃作雉尾矩,灌以膏腊,取掷焚烧,木驴燃尽。

情急之下,叛军在江面上展开船队,用楼船攻击城的西南角,与城头对射。

船是木制的,城是土制的,城砸坏了修补一下就好,船砸坏了就会沉掉,对攻肯定是船吃亏。

叛军也知道这点,然而这次下了破釜沉舟的决心,不顾一切蛮打,连船舰也不要了。

叛军在战舰上竖起木桔槔棒,堆积茅草点火,企图烧掉水门设置的栅栏。

因为风向不对,自焚船只而退。(注2)

连着打了两天,每次进攻都受挫,再也看不到攻克巴陵的可能。

此时任约追杀反被擒的消息传到,侯景只好下令烧掉营帐,连夜退回了夏口。

巴陵城守住了,成为了平叛之战的转折点。

双方都没有公布各自的死伤数字,城里城外,漂浮江中的累累尸体,默默地见证了这场改变今后局势的战斗。

王僧辩得授征东将军、开府仪同三司、江州策史、长宁县公。距离二十四班只差一级,爵位封公,达到外姓封爵的顶点。

-----------------

侯胜北在数年后听阿父说起这个战例时,一开始是不相信的:叛军当时占尽优势,为什么非要去和一个巴陵城较劲?

一定还有其他更合适的方法,可以打败讨伐军的吧。

比如分水陆两路直取江陵,或在夏口准备粮草等待战机,感觉都比强攻巴陵要合适呀。

阿父的回答是:羯贼太过相信自家实力,没有了耐心,不愿采取稳妥但费时的战法。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