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9章:科举防舞弊(2 / 2)

【张居正生前的威望跟实权都很大,万历皇帝是不能把他怎么样的,但是当张居正死后,万历皇帝是完全掌握住了朝堂,张居正的后人必然是没有好果子吃的】</p>

...</p>

洪武年间,金陵城。</p>

朱元璋眯起了眼,如今看来他的猜测倒是对了。</p>

主少国疑、孤儿寡母。</p>

虽说张居正还不错,但这事却是完完全全僭越了,还很严重。</p>

其实从评论区来看,或者说是改革来看,没有皇帝的支持、没有相当的权势,改革是很难进行得下去的,甚至可以说是根本推行不下去。</p>

然而这种自上而下的权利最后竟会反过来反噬皇权,这是朱元璋万万不能接受的。</p>

胡惟庸等人不用看也知道陛下的脸色有多难看,同时也不免暗自心惊张居正权柄之盛,可谓是古今罕见。</p>

然而就是这么盛的权柄,执着于改革,这不是自讨苦吃吗?</p>

胡惟庸深知,这自下而上结成的利益网,错综复杂、牵一发而动全身,又岂是凭一人之力就能轻易打破的。</p>

所以,待其死后,势必会引起极大的反弹,王安石就是最好的先例呐。</p>

...</p>

【还有一次,万历皇帝当年想拨款10万金改善一下自己的伙食,张居正一听咋要这么多钱,立马就上书给他否了】</p>

【甚至还削减了上元节灯火和花灯的费用,张居正还要求万历皇帝的日讲时间放在早上,这样做可以节省晚上的灯火费用】</p>

【这老师对于人生是有非常重要的启迪作用的,张居正是想万历皇帝做一个标准的明君,所以他才对万历皇帝有如此苛刻的要求】</p>

【然而这种期待并没有对万历产生多正面的影响,其严苛的做法甚至引起了万历的反感】</p>

【张居正的变法得到了万历皇帝的支持,使得朝廷的权力逐渐转向了张居正,而张居正的一些政策过于专断,甚至越权,干预了皇帝的决策,这些都为张居正日后的结局埋下了伏笔】</p>

...</p>

贞观时期,长安城。</p>

李世民对张居正倒是有些好感,只是可惜了此人。</p>

依他看来,张居正的行为自然是有僭越的地方的,不过他身为帝师,自然有匡正小皇帝过失的责任和义务。</p>

从这一点上来说,张居正出发点其实是没错的,只是方法方式用错了,而且万历皇帝本身行为也是有些问题的。</p>

...</p>

《工于谋国,拙于谋身》</p>

《说明别人家小孩少管[捂脸]》</p><div id='gc1' class='gcontent1'><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try{ggauto();} catch(ex){}</script>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