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来看吧小说>综合其他>非洲建国记> 104、东方之行(下)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104、东方之行(下)(2 / 2)

1880年为2128万关平两,1890年为4403万关平两,1910年为5401万关平两。</p>

逐年递增的不光有贸易额还有贩运华工的数量,欧美列强通过汕头这座商贸大港对清国双重吸血。</p>

英国人在汕头最早设立的招工局是1862年的德记洋行。</p>

但是贩运华工规模最大的是1888年荷兰人设立的元兴洋行。</p>

这家洋行拥有可运载200人的直航轮船,每月数次穿行于汕头与荷兰殖民地即尼日里(印尼)之间。</p>

殖民者在潮汕掠夺的华工,英国主要运送到新加坡、槟榔屿。</p>

并以之为转运站,分送到东南亚的爪哇、苏门答腊、北婆罗洲等地去开垦甘蜜、橡胶等大种植园和矿山。</p>

还有的,会被贩卖到圭亚那和悉尼等地。</p>

据统计,仅1876年~1898年的二十二年间,从汕头被运往荷属、英属东南亚殖民地的契约华工有151万多人(《掲阳县志》)。</p>

……</p>

汕头的契约华工买卖兴起的早,产业链也最为完备。</p>

一般情况是“猎头人”负责搜捕、拐卖、掳掠“猪仔”,再卖给华人“猪头”。</p>

起初很便宜,几先令到十几先令就能买到一个壮年猪仔。</p>

后来抓捕的难度越来越大,价钱也涨到了2镑左右。</p>

而华人“猪头”卖给洋人招工行一般要到5-10镑一个人,运到海外的运费一个也就1-2镑。</p>

也就是说,一個成年华工运到海外成本最多14镑。</p>

以石锦堂给英国人购买移民的费用,这其中的利润已超过一倍了。</p>

换奴贸易的利润将会更高。</p>

这也是英国商人威廉.斯菲尔德不愿意放弃和西南非洲做贸易的原因。</p>

石锦堂也是到了这边,才知道贩卖人口的利润居然如此之大。</p><div id='gc1' class='gcontent1'><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try{ggauto();} catch(ex){}</script>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