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58章 朱橚的点拨(1 / 2)

 御史台的御史沉思。

朱橚的话符合他们的情况,自古以来御史都是最得罪人的职业,别看御史职能写的挺厉害的。监察百官,监察勋贵,监察皇室子弟,甚至皇帝犯错了,也能在朝堂之上喷一喷。

可御史这活可真不好干。

弹劾级别低的,人家记恨你。

弹劾级别高的,人家给你穿小鞋。

弹劾皇帝更了不得,时不时的得用自己脑袋赌。

最扯淡的一点,就是他们御史最高的荣誉就是死谏,他们要想干出点成绩,就得拿脑袋拼,这搁谁谁受的了?

渐渐的,脑袋硬的都死绝了,太怂的又泯然众人。

除了党争的时候做兑子小卒,其他的时候他们都找一些不痛不痒的事儿刷一下存在感,真正要命的活没人愿意提着脑袋去做。

“五皇子,你觉得我们要怎么做计划?我们御史的差事苦,可就等着您给我们改变一下了。”ъiqugetv.net

御史台御史大夫是个精明的老头。什么时候该硬什么时候该软,这些年拿捏的炉火纯青。

眼见朱橚愿意帮他们御史台一把,连连顺杆子往上爬,虽说他们这些年跟朱橚的关系不太好,没少弹劾朱橚。可是朱橚的好点子他们是佩服的。

朱橚愿意拿他们当例子,他们也愿意听一听,若是朱橚真的说出什么好点子,他少不得要记朱橚一个人情。

朱橚沉思半晌,“你们做御史的最重要的是心中的无畏之气。心有无畏之气,才能正刚正不阿之名。有了名气加身,任何一个皇帝都不可能小觑你们。”

御史台御史被朱橚说的热血沸腾,迫不及待连忙问道。“真的?您快说说,我们应该怎么做?”

朱橚双眼一亮,兴致勃勃。“每日早朝前,增加一个御史练胆节目,我打头,你们第二个上,咱们啥时候把我爹骂哭,这胆算是练出来了。以后你们不管弹劾谁,必定心中无畏。”

朱元璋:(|||ಥ益ಥ)—☞

是你小子想骂我吧?还找几个御史一块儿骂?

御史台御史:(|||ಥ益ಥ)—☞

你管这叫练胆?找死差不多!

瞬时间,朱元璋拔出了刀,御史们流出了泪,胡惟庸一副早知如此的神态,文武百官想笑又笑不出声。

所有人都想扒开朱橚的脑袋看看,他脑袋里面装了什么东西,为什么同样是人,他怎么会有如此特殊的想法。

朱元璋:“兔崽子,你找死是吧?你那是给御史台做计划?你就是单纯的想骂咱。”

朱橚:“咋了?咋了嘛!你干的不好,还不能我骂了?自古以来,御史都是以死在昏君的刀下,为最高的荣誉。我带领他们通往荣誉的最高殿堂,我还有错了?”

朱元璋:(|||ಥ益ಥ)—☞

“你想死在昏君刀下是吧?来,脖子伸过来!不用你骂咱,咱满足你的想法。”

朱橚:(|||ಥ益ಥ)—☞

“我还怕你?昏君!尽管来吧,就用我的血给后来人铺一条无畏之路!”

朱元璋:(งཀ益ཀ)ง

朱橚:(ꐦರ益ರ)

眼瞅着朱橚朱元璋又要干仗,大有一副要出人命的架势。胡惟庸徐达等人赶紧拦。

“陛下,孩子还小,不懂事儿,您大人有大量,别计较。”

“五皇子,陛下也不容易,你别因为陛下揍你一顿,狭私报复好吗?”

“陛下,亲生的,这是亲生的,你要弄死五皇子,咱们大明得退步上百年!”

“五皇子,陛下在怎么说也是皇帝,得有帝王之威!您总是当着众人的面儿落陛下面子,长此以往容易让陛下失去该有的敬畏!”

“陛下,你消消气,消消气。五皇子能搞钱,回头俺们帮你坑他个几百万两。”

“……”

好说歹说众人才拉开朱橚朱元璋,一众大臣直接用身体堵在朱橚朱元璋中间,生怕他俩热血上头了,拼死一个。

“五皇子,你到底我没有御史台的五年发展规划?我们御史都在等着呢,您开玩笑要有度。”

御史大夫没想到他一脸期盼换来被涮一场,脸色有些不好。

朱橚也不惯着他,直接一针见血的说出御史台的问题。

“你们御史台,要改革的地方很多。比如,怎么确保御史本身刚正不阿。”

“比如,御史台监察百官,可御史犯错谁来监察?”

“比如,朝堂之上最忌讳党争,而御史往往是党争最锋利的武器。御史台怎么保证你们的御史不站队,永远中立?”

“比如,御史台和锦衣卫的权能差不多,可御史台是朝廷体系根正苗红的监察百官的部门。你们其实和锦衣卫一样,最需要皇上的信任,可你们怎么能保证大明所有的皇帝都信任你们?”

“甚至说,御史台监察百官,大多靠风闻奏事。可风闻奏事,往往代表着不靠谱,你们就没想扩展一下渠道?整一个独属于你们御史台,专门搜集百官不法之事的队伍?”

“最简单的,直接在某些显眼地方整几个木箱,直接让人投放不记名的举报材料。你们验证材料上的信息是否属实,再按朝廷律法上书弹劾。”

朱橚小嘴吧嗒吧,说的很多,一个个尖锐的问题提出来,不仅御史台的御史,就连其他文武百官,甚至朱元璋都逐渐陷入了沉思。

朱橚提出的问题,都是御史台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若是他们不解决,御史台将如同形同虚设,将逐渐被时代所淘汰。

明朝初期,朱元璋对于御史台是很重视的。曾将御史台视为百司仪表。

那时候的御史台,不仅可以监察百官,还能和中书省一块儿修正法律,一度成为大明最有权柄的部门,风头一时无两。

后来,御史台因为“选人困难,人员一直短缺。(刚正不阿的人太少,不好挑。)”

“权力太大,没人制衡,”

“办事儿不如朱元璋心意,甚至有的御史开始拿自己手里攻讦政敌。”

等种种原因被朱元璋不信任,渐渐将监察百官的重心转移到锦衣卫身上。

重要程度大不如前。

逐渐被朱元璋放弃。

御史台御史们也都明白,若不做出改变,总有一天,御史台御史会背离设立它的初衷,逐渐变的可有可无。

可因为所谓的官场潜规则,自身的利益,升官的欲望,人情的往来……等种种原因。

他们选择性将这些问题视而不见,得过且过。

“第一个五年计划就是给你们时间,让你们做出改变。当然了,你们不想按照我说的走也可以。你们可以换成“加强百官清廉精神建设”,“总结一些常见的贪腐案例让大家引以为戒”,“弄个九项规定,十项注意,让大家学习。”“搞一下反腐倡廉活动让大家参加。””

“总之就是一句话,五年之内怎么让大明的官场大环境更好,怎么让百官中的好官比例变多,怎么更有效率的将贪官败类揪出来,怎么塑造我大明御史之魂……”

御史大夫服了,光朱橚说的这么几点,值得他用一生去奋斗。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