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20章 城外迎接(1 / 2)

 徐有财很幸运,投资赔了,家里没几个人怪他的。除了做好准备,全家一起过苦日子。全家上下一个埋怨的人都没有。

徐有财也很不幸。

他提出要想止住股票下跌的形势,最好拿出一笔银子继续投资。

全家上下围着他圈踢。

为了防止他再败家,他爹差点把他腿打折了。

他只要再提股票一个字,他就得死那儿。

为了第一时间掌握股票的动态,徐有财天天吃住都在股票交易所。

随着股票涨跌,他的心跟着跌宕起伏。

每次股票降价,对他而言都是一阵难言的心痛。

降一文,就是5000两的亏空,哪怕他的生意做的再大,也扛不住这么扔钱。

“卧槽,有人挂980文了,980文都卖不出去!”

“978文,978文,股票吐血大降价!”

“马掌柜,前几日你不是还抱怨,下手早了,股票没买到吗?我的股票转让给你,只需975文。”

“孙掌柜,股票有兴趣不?970文,970文呐……”

随着朱标船队名不副实的消息传的越来越大,整个股票交易所弥漫着一股恐慌。

大量购买股票的股民,不惜亏本都要甩清手里的包袱。

生怕再迟一点儿,手里的股票彻底变成废纸,

血本无归。

徐有财愁啊,就这么几天,股票价格从1两银子降价到970文,原价500万两的股票,他直接亏了15万两。

而且看形势,股票的价格还得跌。

要不了多久,他手里的股票就得亏一半儿。

徐有财不是没想过及时止损,可是他手里的股票太多了,以他经验,500万两的股票一旦全部挂牌降价。

对股票价格绝对是一个灾难性的打击。

而且,徐有财心里也有一点儿侥幸的想法。

商会事关朱标和朱橚。这两位神人会眼睁睁的看着股价一落千丈,损害他们的名誉?

更何况太子的身份事关国本,一旦事不可控,哪怕朱元璋都得下场拯救。

徐有财等啊等,好不容易等到朝廷传来的消息。

【大明鼓励百姓出海贸易,一旦有人在海外发现无人矿产,可上报朝廷给予奖励,也可缴纳一定税率,自行开发。】

消息一出,整个股票交易所议论纷纷,所有人都在讨论这条新政,能给大家带来的好处。

“刘掌柜,你说这新政是个什么意思?”

“什么意思?意思就是日本那个大银矿是商会合法财产了,以后太子只要按时交税。银矿的利润都是太子的。”

“嘶……就是那个传说中能盖起一座金陵城的大银矿?那岂不是说咱们商会价值不止那200艘巨船的船队,还有其他进项?”

“不止呢,五皇子能搞到一个银矿,就能搞到第二个,第三个。随着地图不断的开拓,商会的资产必定越来越多。没看现在好多人都把卖股票的信息撤回了吗?有几个甚至还涨价了。”

“卧槽!那我得多抢一点儿,伙计,给我挂盘收够股票,975文,先来1000股。”

“……”

朝廷的新政给股票交易所注入一支强心针。股票无脑下跌的状态稍缓,甚至还有一点回升的姿态。

徐有财心里高兴,可高兴的程度不高。

他是大商人,各种生意都了解,虽然倭国那个大银矿号称能盖起一座金陵城,实际的价值却没那么高。

要知道,采矿可不是银锭直接埋在土里,只要动手挖出来就行。

他最大的难度是在提炼。

工人先把矿山里的银矿采出,然后再破碎,经过初选,扫选,精选三道工序,才能选出合适的矿肉。

把矿肉用米糊沾成团,放在炭火中煅烧,制成窖团之后再放进分金炉里和铅一块儿冶炼。

最后才能变成生银。

从银矿变成银子,不知要耗费多少成本,而且每年银矿产量绝不会太多,最多几百万两。

这几百万两得和倭国勾心斗角,再跟朝廷交税,七七八八算下来,每年能有300万两的纯利润已经算不错了。

这与两亿四千万两的商会估价,相差太多!

“孙掌柜,你不是收975文收银矿吗?我这200股,您990文收吗?”

“老张,想什么呢,银矿实际价值多少咱都知道,975文我都承担巨大的风险,你还想提价?”

“哎呀,你不能这样想,五皇子能发现一个银矿,就能发现第二个,第三个。海外那么多宝地,说不定以后商会即将拥有千个,万个银矿?”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