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来看吧小说>都市言情>鬼医圣手小神农> 第 263章 我无偿做三年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 263章 我无偿做三年(1 / 2)

 “肖老板,您真是我老李家的大恩人呐!先是酒厂给了我在家门口赚钱的机会,这又又治好了我家云诗,我们老李家无以为报啊……”。

李四海对肖遥的出手援助,感动的无以复加。

“遥遥,婶子真不知道怎么感谢你才好,愿菩萨保佑你长命百岁、祖孙满堂……”。

“谢谢你了,遥遥,没有你,云诗这辈子算是完了,等他好点了,我们两口子愿意到厂里免费做三年工,以报答你的大恩大德。”

“那就不必了,先给他调养一下身体,欢迎你们到村里的企业来工作,举手之劳而已,不必说的那么吓人。”

“肖老板,这是煤老板送来的赔偿款,你拿着吧,算是付给你的治疗费。”

李四海摸出了一张银行卡,趁肖遥不注意,一下子塞到了他的口袋里。

“这怎么行呢!李叔,这赔偿款还是你收着吧!”

肖遥魂念一动,银行卡直接飞到了李四海的手里。

“这…这…老板…遥遥…你”。

李四海懵逼的很,这是什么手段,老板根本没动手啊!

“遥遥,谢谢你出手相救。”

回过神来的李云诗,对着肖遥毕恭毕敬的鞠了一躬。

“我李云诗别的没啥,只有一把子力气,我和周丽决定了,以后就在村里的企业工作,不要报酬的工作三年,以报答肖总的大恩大德……”。

李云诗说的很诚恳,丝毫没有做作的样子。

“李兄,我看不要报酬的事儿就别再说了,欢迎你们两口加入龙潭农业,你们也要养家糊口,怎么能白做呢!要是真感谢我的话,就在公司里好好干,把我们村建设成全市的首富村,我们大家一起努力,把我们村建成美丽富饶的江北第一村……”。

“好,肖总高义,实在难得呀!我李云诗愿意终身追随肖总……”。

看来这李云诗,也是个有情有义的汉子,也不枉自己的出手相救。

“好,李兄,休息几天就可以去上班,回头我给公司的齐总说一声,你们两口直接找她去报到,薪资按照规矩来开……”。

“行,肖总,那我明天就去报到,建设美好家园,时不我待呀!”

两人的手紧紧的握在了一起。

“老板,你看,云诗这孩子,从小就看着我酿酒,不说是个师傅吧!起码的流程都会,那手艺也还说的过去,你看,能不能把他安排在酒厂?这酒厂里也很缺年轻人,我们这些老家伙,终究会有干不动的一天……”。

“可以,我也正有此意,俗话说,老子英雄儿好汉,李兄从小就跟着您,看也看会了,就这样吧!让他到酒厂去上班,明年酒厂还得扩大产能,多储备几个人才,以备不时之需吗?”

“那真是太感谢肖老板了,老头子我算是看清楚了,村里有了老板,是全村人的福气呀!”

“李兄,你知道我们村里,还有谁在外面打工的,可以都叫回来,在家里有事儿做,不比飘在外面强?”

“嗯!这个情况我倒是知道一些,打工年代长了,谁谁在哪里做事,基本上都有着联系,说到底,还是我们没见识,一味地认为外面的世界好,殊不知,现在的村里,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是啊!村里的老妈子们都能月入四五千呢,我们一起的,做老妈妈酱豆的那些大婶,哪个不是四五千,那活儿还挺轻松呢!不比你们年轻人在外面,拼死拼活的挣的少……”。

李婶看着儿子恢复如初,高兴的一口气说了一大堆。

“遥遥,你看我能做些什么?”

周丽有点不好意思的问道。

“哦!嫂子,你以前做过过些什么?”

“我在粤省的文具厂、办公用品厂、内衣厂、电子厂都做过,做的都是流水线上的活儿,村里好像都没这些,所以我怕做不好,拖了大家的后腿儿。”

“那也没啥,龙潭农业的一些厂,都是流水线,有的生产线在粤省都还没有呢!你比如说香玉膏、驻颜膏,镇上的寒立消等,主要工艺都靠机器来完成,人工的部分就是清洗、分拣药材,很简单的,基本上人人都能很快上手……”

“那我就安心了,我还以为自己无法胜任呢?”

“我说你们二位,不能只看着流水线,要边做边学习管理,这以后随着产能的不断扩张,我还打算让你们独挡一点,替我分担管理重任呢!”

“管理?我们恐怕胜任不了,这个我们从没做过,我这些年在外打工,一直都从事的是下力气的活儿,开过矿、干过工地小工、搞过大理石挂装,再后来就是听说挖煤工资高,这才又跑去挖煤,干了还不到一年,就出现了垮塌……”。

李云诗心有余悸的回忆着自己这些年的劳苦奔波。

“是啊!肖总,嫂子我也是,一直在站流水线,在外面的工厂里,没文化就只有下苦力,哪里有管理岗位给你,小组长都没得做,我们这些人吃亏就吃亏在没文化,要是当年多读几年书,也不至于这样。”

“没事的,这做管理岗,有文化当然最好,但是并不是说没文化就不能做管理岗了,可以边做边学吗?实践出真知吗?没事儿的时候,多留意一下,怎么做才是最优方案,打个比方来亲吧!你比如说清洗药材,你就得留意怎样清洗才能最干净、最快,你把这个问题解决了,在让人按照这个标准来操作,这就说明你的这个管理做的不错了。”

“真的,肖总,你的这个说法倒是很新鲜呢!这不就是人们常说的,既要使劲儿拉车、又要仔细看路吗?”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