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来看吧小说>历史军事>敕勒歌:两魏英雄传> 第65章 洛阳祖陵终难祭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65章 洛阳祖陵终难祭(2 / 2)

元恪也知道自己这个弟弟是一时任性才造反的,因此并没打算杀他,但元愉根本不想去见兄嫂,在走到野王的时候自杀而死。杨奥妃本欲殉情,无奈当时有孕在身,为了孩子只能忍泪偷生。</p>

元愉的四个子女到达洛阳之后,被元恪赦免。但变故都因杨奥妃而起,所以她是没办法免罪的。元恪特意恩准杨奥妃把孩子生下来,又抚养了将近一年之后,才把她赐死在家中。</p>

元愉和杨奥妃最后这个苦命的孩子,就是平原公主元明月。</p>

现在元明月其他几个哥哥都已去世,只剩下三哥元宝炬还在,兄妹二人关系很好,因此元修才放心让元宝炬把她领走。</p>

至于为什么要开这个宗族会议,则完全是元修自己作出来的。</p>

刚到关中的时候,元修对自己的未来还颇为期待。长安虽破,但好歹不在高欢的控制下,宇文泰又比较年轻,如果认真总结一下自己跟高欢斗争的经验教训,搞定这个毛头小伙子应该不成问题。</p>

但元修很快就发现自己错了。高欢当初虽然手握重兵,但他只关注国家安全,在日常朝政方面还是给了元修很大的自由。为了避嫌,高欢还专门把自己的办公地点放到晋阳,跟洛阳之间保持着足够的社交距离。</p>

现在不一样了,宇文泰和元修都挤在长安城里,朝廷内外所有军政事务都要听宇文泰的,元修完全变成了空气,根本没人在意他。</p>

元修曾经试图改变这种局面,抓住一切机会做一些能够显示权威的事情,证明自己才是当朝皇帝。</p>

首先,到了关中之后论功行赏,元修将斛斯椿和元毗等十三人立为首功,有意淡化宇文泰的突出地位。</p>

其次,元修赐死了前雍州刺史贾显度。贾显度本是跟斛斯椿一起拥戴元修的功臣,但他的问题是经常左右摇摆,在高欢占上风的时候,曾经帮助山西的部队渡过黄河,之后又因为害怕宇文泰,主动让出了雍州刺史的位置。更要命的是,他的弟弟贾显智前段时间刚刚临阵倒戈投降了高欢,导致滑台失守,东线崩溃。</p>

忠诚不绝对,就是绝对不忠诚。这种立场不坚定的人不能留着,必须干掉以儆效尤。</p>

再有,攻打潼关的时候,元修无论如何也要跟着走,试图通过增加曝光度来提高自己的影响力,之后他又坚持处死已经被俘的潼关守将薛瑜,显示一下跟自己做对肯定没有好下场。</p>

可惜,元修的这些行为不仅没达到立威的效果,在旁人看来反倒有些滑稽。宇文泰开始的时候抹不开面子,还尽量顺着他,后来觉得他实在胡闹,慢慢开始懒得理他了。</p>

更让元修郁闷的是,当初在洛阳城内成天鼓动他跟高欢做对,经常给他出歪点子的那些大臣,现在突然都跟失声了一样,谁也不肯多说一句话。</p>

他曾经最信任的几个人中,长孙稚现在是太师,元宝炬是太宰,斛斯椿是尚书令,元毗是魏郡王,王思政是大都督,按说官职爵位都不小,但就是这些人现在也噤若寒蝉,有的甚至玩起了失踪,对他这个皇帝唯恐避之不及。</p>

根本原因是,这几个人对当前的形势看得非常清楚。现在跟以前完全不同,在洛阳的时候,高欢给留出了足够的自由空间,所以他们才有机会密谋一些事情,而在长安城内,所有一切都在宇文泰的严密掌控之下,身边全是宇文泰的人,随便说错一个字都有可能引来杀身之祸。</p>

这种情况下,再跟元修混在一起搞小动作,基本等于嫌自己命长了。大家都不傻,作死的事情肯定不会去干。</p>

元修身边的宫女侍卫等人也统统被宇文泰换了一茬,元修现在名义上是皇帝,实际连自己的房间都控制不了。</p>

当年不知高欢好,反把宇文当成宝,可惜此时再想后悔为时已晚。</p>

现在元修能够信任和倾诉的,只剩下两个人。一个是道士潘弥,另一个就是平原公主元明月。</p><div id='gc1' class='gcontent1'><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try{ggauto();} catch(ex){}</script>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