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来看吧小说>历史军事>我的两千四百年日记> 第53章 四年辛苦只为粮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53章 四年辛苦只为粮(2 / 2)

可随着来的次数增加,他逐渐发现,易承似乎养殖鸡鸭真的只是为了养殖鸡鸭。</p>

这令刘邦大失所望。</p>

尽管如易承所说,如果禽类大规模养殖成为现实,天下人都有鸡鸭可吃,人人生活富足确实是个很好的目标。</p>

可以刘邦依旧认为,真正的世外高人不应该总是长时间和那些带毛的畜生待在一起。</p>

特别是这些畜生一聚集多了,还有腌臜味道。</p>

可易承却不以为意,他说出了自己仅剩下五年寿命的目标,那就是更多的增加粮食产量和粮食的丰富程度,让天下人都能填饱肚子。</p>

这四年来,易承也在长安周边走过了许多地方,当然,他去的最多的地方还是自己的封地。</p>

虽然汉朝百姓的生活状态比起秦朝统治时期要好了些许。</p>

可也只是好了些许罢了。</p>

各地的村县,对于农人来说,饥饿是个永远也绕不出去的话题。</p>

每天都要面朝黄土背朝天,汗珠子甩成八瓣,又是除草又是翻土,又是灌溉又是倒肥,地里的产出依旧只有那么可怜的一点,去掉税收,也就保证一家人能够活着,每年余粮个一两石,都能让一家人开心不已。</p>

一天两顿,闲时吃稀,忙时吃干。</p>

尽管穿越的百余年间,易承已经在粮食增产方面做出了很多努力。</p>

可随着汉朝初年休养生息,与民休息的国策,汉初人口攀升,粮食产量在膨胀的人口数量面前依旧捉衿见肘。</p>

人活着就要吃粮食,可在古代,粮食远远达不到自由的标准。</p>

这几年还都是丰年,普通百姓家里还那能有些余粮,可是一旦遇到灾年呢,易承都不敢想象,这么多人,一旦遇到灾年,他们抵抗灾年风险的能力可以说非常之低。</p>

在后世,国家的战略储备量,至少要够一个国家的国民在没有任何产出的情况下吃上一年。</p><div id='gc1' class='gcontent1'><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try{ggauto();} catch(ex){}</script>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