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来看吧小说>历史军事>我的两千四百年日记> 第13章 宏庄的百年史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3章 宏庄的百年史(2 / 2)

自己的这些后人确实严格执行着自己订下的祖训,不仅给自己准备好房间饭食,还十分热心地问自己有什么需要相助之处。</p>

而易承也没跟他们客气,点名让甘罗来陪自己说话。</p>

李家人只是和甘罗商量了一下,甘罗就自告奋勇的来了。</p>

和甘罗说话还是那么亲切,就如同当年重生为成蹻时,每天在地下室与他一起研究各种发明一般快活。</p>

只是聊上几句,易承所说所言就让甘罗大为惊异。</p>

易承聊到过去成蹻府邸发生的那些事,当时只有成蹻公子和甘罗两人知晓,可易承说的竟然像他自己就在一旁一般。</p>

“出去走走吧,让我看看现在的宏庄有什么变化。”聊了一会,易承提议道。</p>

甘罗便带着易承出了客房,在宏庄里面闲逛起来。</p>

和百年前相比,宏庄整体向外扩大了四倍不止,外面还有好多好多的梯田和水田,这在关中也算是难得一见。</p>

“成蟜公子薨后,你成了骊山宫的长老,后来又接手了墨门义堂,现在骊山宫和墨门义堂怎么样了?”易承一边走一边问道。</p>

甘罗顿了顿说,“那都是六十多年前的事了。”</p>

“是啊,已经过去了很久。”易承看着远处的水榭感慨道。</p>

“骊山宫还一直在骊山的那片桃园里,墨门义堂的人大多散落出去,现在大都已无消息。”想了一会,甘罗又继续说道。</p>

“秦伶、甘茂、淳尝芳、钟无艳这些骊山宫老人现在都已经不在人世了吧?”</p>

甘罗神情有些复杂,最后还是回答道:“是。”</p>

对于骊山宫和墨家的式微,易承有些遗憾,有时候历史的大趋势,确实不是人力所能改变。</p>

“对了,你怎么会来宏庄,而且看起来像是这里的门客?”易承问道。</p>

甘罗耸了耸肩,“骊山宫的许多人都在宏庄生活,这里环境更好,作物产出也更多。”</p>

易承若有所思,“当年李长安让李家后人持续研究高产杂家水稻,此法还在继续研究么?”</p><div id='gc1' class='gcontent1'><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try{ggauto();} catch(ex){}</script>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