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散文集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由王濛描绘撰写关于西北的风土人情与人物故事,另一方面则由邀请合著的青年作家撰写关于燕京、上沪,或者江南任何一個地方的故事,他想以对比的方式展现青春的力道,脱胎于时下流行的伤痕文学。”</p>
“于是王濛拜托巴金先生寻找人选,而编辑部在商量许久之后,都没有确定下这个足以满足‘青春与朝气’的作者人选,直到我看见了顾秋。”</p>
而聂子航,大概也忘不了这样的一番景象:</p>
给他开门的人是编辑彭煜琪,副主任李梓芸正倚靠在黑色牛皮沙发上审稿,嘴里含着一支女士香烟,编辑于丙昆则在没关门的主编室里与主编巴金大笑着谈论什么。</p>
“你是顾秋?”</p>
尽管聂子航在昨天,也就是前往和平饭店的二十分钟之前跑了一趟邮局,将登门拜访的信件投入邮箱以作礼数,但他没想到彭煜琪能够精准的认出他来。</p>
“您是?”</p>
“我是《上沪文艺》的编辑,彭煜秋。”</p>
“原来是彭编辑。”</p>
两人亲切地握过手,听到动静的李梓芸也放下了手里的稿件,站起身来:</p>
“这位是写《潜伏》的顾秋?”</p>
“是他。”彭煜琪笑着伸手介绍:“这是咱们杂志社的副主编,李梓芸。”</p>
李梓芸灭掉了女士香烟,与聂子航握手之后,爽朗笑道:</p><div id='gc1' class='gcontent1'><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try{ggauto();} catch(ex){}</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