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来看吧小说>综合其他>短跑:这位冠军有点怪> 第44章 技术改进?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4章 技术改进?(2 / 2)

黎庆和李韬握了握手,随后又谦虚道:“不是我培养得好,是文浩这小子有天赋、肯下功夫,否则单靠我从欧美学来的那点皮毛,也是独木难支嘛!”</p>

看着眼前已至中年的李韬,黎庆的内心便感慨万千。</p>

黎庆在82~89年间,担任中国国家体育科研所-运动训练研究室助研的同时,也担任了中国国家田径队男子短跑组的教练员。</p>

李韬横空出世打破亚洲纪录是86年,所以黎庆与他也共事了有三年的时间。</p>

破亚洲纪录时,李韬还差一個月才满19岁,当时国内乃至亚洲田径界,都以为亚洲即将要诞生一个冲击世界级的短跑运动员了。</p>

谁知自那之后,李韬数年间都表现得差强人意,并未给亚洲田径带来什么惊喜。</p>

当他再次获得突破的时候,已经是1993年了。</p>

从10秒26,到10秒24,李韬足足花了七年的时间!</p>

一方面,是因为当时国内的训练理念相对较为落后,无法帮助天赋异禀的李韬获得质的突破。</p>

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当时国内的电记比赛太少,一年到头仅仅只有两次——上半年的田径锦标赛和下半年的田径冠军赛。</p>

不仅电记比赛条件稀缺,李韬的状态也非常差,状态好的时候总是碰到逆风。</p>

像1992年的石家庄全国锦标赛,决赛遇到了极其罕见的4米/秒大逆风,李韬拼尽全力也只跑出了10秒46。</p>

以穆雷卡公式简单换算的话,-4.0m/s大逆风条件下跑出的10秒46,其硬实力已经能够达到10秒20以内了。</p>

只能说,李韬确实没有那个运气,没能出生在一个好时代。</p>

李韬似乎是听到了黎庆内心的感慨,望着文浩笑道:</p>

“现在的年轻人们真的赶上了一个好时代啊,别说那些全国性赛事了,就是你们清华大学的体测都能用电子计时,还能配备风速仪,要是我们那个时代有这样的条件......”</p><div id='gc1' class='gcontent1'><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try{ggauto();} catch(ex){}</script>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