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来看吧小说>综合其他>晚明海枭> 第41章~第50章注释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1章~第50章注释(2 / 2)

“淡水地潮湿,番人作室,结草构成,为梯以入,铺木板于地,亦用木板为屋,如覆舟。”——出自《番俗六考》</p>

第44章:</p>

基隆金包里社源出于淡水沙巴里社来自西班牙人的记载,后收录于《淡水镇志》。</p>

第45章:</p>

1、“诰敕勘合及印信番本,逐一查验明白,果无冒伪影射情弊,方许具本起送。各番地方远近不齐,贡期不必拘以三年,但未及三年不许來贡,不愿者不强。”——出自《大明会典》卷一百八朝贡通例。</p>

2、双屿即今舟山六横岛,烈港即今舟山金塘岛西北部的沥港。文中所言李旦、许心素为李光头、许栋后代,包括前文所言李旦被欧华宇所救均为小说虚构,并无史料支撑,但李、欧、许确为结义兄弟,在此一并说明。</p>

3、嘉靖大倭寇虽然有不少是中国人,但其中的军事骨干基本都是日本人,经过正规军事训练,比如大友义镇的水军就直接参与了好几场战争,详见《明代倭寇史略》。直到隆万年间,大海盗林凤手下负责军事指挥的仍然是名为庄公的日本人。</p>

第46章:</p>

明代厦门岛上的驻军除了隶属于福建都司永宁卫的中左所外,尚有镇戍制营兵。其沿革如下:</p>

景泰三年,浯屿水寨内迁至厦门,统兵将领为钦依把总。万历三十年再迁于晋江石狮;</p><div id='gc1' class='gcontent1'><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try{ggauto();} catch(ex){}</script>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