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来看吧小说>综合其他>朕的大明朕做主> 第三十一章 送孙承宗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十一章 送孙承宗(2 / 2)

但内阁的这种权力是不合法的,所以内阁所拟奏章必须到皇宫内走上一遭。</p>

哪怕是当年的张居正,有李太后背书、手握隆庆遗诏、和冯保沆瀣一气,他批的奏章也要到宫内走上一遭,就算年幼万历皇帝啥都看不懂,意思也要到位。</p>

一旦皇帝强势,内阁就直接是摆设,这就有了成化年间纸糊三阁老、泥塑六尚书的美誉。</p>

而张居正的考成法,虽然没有让内阁代替相权,但也让内阁的权势大幅增加:六部监督各地,六科监督六部,内阁监督六科。</p>

通过一层一层套娃的办法,内阁对于六部有了干涉的权力,张居正才有了在明朝权压六部的壮举。</p>

张居正死后,考成法被废,内阁失去对六科的监督权。</p>

但六科言官对六部官员的监督权还在,一旦有人想上位,从六科或者都察院找个人弹劾一下看上位子上的那个人就行了。</p>

这才是明末从张居正开始党祸盈天的根本原因!</p>

翻看着手中的考成条例,朱由校提着笔在上面勾画着。</p>

而对于他这個皇帝而言,要朝廷里严重的党争问题,就要眼光放开,利用考成法,从官员的办事能力上下手,发掘出能干事的官员。</p>

哪儿来的这党哪党,都是大明皇帝的臣子罢了。</p>

皇帝绝对不能觉得朝廷里有党争,不然看到谁都会觉得不顺眼。</p>

有句话说的好,手里拿着锤子时,看谁都像钉子。</p>

现在他这个皇帝要做的就是厘定六部、言官权责,做到论迹不论心,升降有凭据。</p>

这样,可以最大程度的避免朝廷堂官如同走马灯般的换人,形成一个稳定团结的中枢,保证国家机器的正常运转。</p><div id='gc1' class='gcontent1'><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try{ggauto();} catch(ex){}</script>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