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来看吧小说>历史军事>霸王!> 第92章建国号选择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92章建国号选择(2 / 2)

后来柴荣给了他两千部队让他进攻扬州,于是赵匡胤下令:扬州兵敢有过六合的,砍断他们的脚。顿时吓得对手不敢妄动,仅守扬州。使得赵匡胤率两千余众,在六合东面打败南唐齐王李景达,斩杀一万多人

两千多人究竟怎么斩首万余级的,也实在很难想象。

但总之这位太祖皇帝能结束五代十国这个残暴的乱世,也的的确确是因为自身已经是那个时代的武将天花板了,堪称一代军神。

北宋建国之后,天下依旧未平,南面和西面分布着南唐、吴越、后蜀、南汉、南平(荆南),北面还有契丹扶持的北汉,结果被赵匡胤都逐一扫平。

如果不是因为驴车皇帝赵光义的骚操作,北宋那也是以武德昌盛而闻名的。

而除了武德昌盛,江东目前也是江南经济非常繁华。

由于北方的战乱,南方的承平,导致国家税赋要倚重东南,这与刘宋、赵宋的形势都非常相似。

不过称帝的事情还是太遥远了,不论是像刘裕一样建号宋,还是简单一点建号梁、吴,都不是不目前需要过多考虑的事情。

如今孙策要考虑的还是怎么迅速的消灭袁绍。

朝廷显然也是这个意思,汉室之所以封孙策为大司马,明显就是在挑拨孙策和袁绍的关系。

大司马在如今属于是上三公,位在大将军之上,为武官之首。

也就是把孙策这个年纪轻轻的诸侯位置摆在了袁绍之上!

这以袁绍的心高气傲能够容忍?

怕是不用一两年,他就得起兵讨伐孙策这位“孙公”了。

因为孙策太年轻,所以孙策委实是接受不了部下称他为孙公,也有及早进位的打算。

称呼他宋公也比孙公更顺耳啊。

因此孙策以为朝廷这是行了个昏招,诚然朝廷是眼见袁、孙联盟,并未交兵,已经急不可耐了。

可这个意图太明显了,袁绍未必就会轻易失去理智,直接破坏联盟,进攻孙策。

而且朝廷低估了袁绍的野心,如果袁绍在汉室统治之下,地位低于孙策,他未必会恼怒于孙策,很可能直接砸了棋盘,自己另起一个社稷,建号魏国或者赵国。

袁绍的国号选择也遇到了孙策的这个问题。

他的治所在魏郡,爵位是邺侯,所以理论上他应该称魏王。

曹操建号魏国,也是因为他抢了袁绍的根基,把自己的封邑转到了魏郡。

可袁绍的野心恐怕很大,而且他的根基一直很广,不同于曹操之前势力在中原,为了称魏公,所以划地十三郡进入他的封疆之内,最后强行建立魏国,袁绍的根基一直在河北。

他对外也是一直宣称有燕赵豪杰的支撑,燕地在幽州,他统治不是很牢固,那建国号称赵也是可以的。

再不行也可以跟司马炎一样建号晋,或者干脆像窦建德一样,建号夏。

但不论袁绍是建号魏、晋、赵、夏哪一个,他建国号、立社稷之后的第一件事肯定是灭汉室,以增强自身的合法性。

这对孙策无疑是非常有利的。

如果袁绍灭了汉室的小朝廷,孙策再灭了袁绍,那继承大统就名正言顺了,没有任何人能再存物议。

而且袁绍一直有这方面的野心,在他撤军回济北之后,就挥师西进拿下了河南、河内的大部分郡县,可即便如此,他还没有停止进军。

由于张郃在进攻曹操本营的战争中力战克敌,一战定鼎了袁曹两军决战的胜负。所以他被评为了此战首功,袁绍封其为平狄将军,令其领兵四万余人,继续进攻河内旁边的河东郡。

河东郡这可是北方之大郡,号称表里山河,关中门户。

这里土地肥沃,还有盐池之利,多山川盐铁,堪称北方最富庶的郡县之一了。

朝廷之所以能够恢复生机,除了诸侯给朝廷的供奉,最重要的便是因为河东盐池产出的池盐了。

这支撑了朝廷近半的赋税,以及安置百姓的全部费用。

随着孙策进攻天子,与朝廷交恶已经不可避免了,虽然朝廷及时弥补关系,遣使封他为大司马,意图稳住孙策,以免他也派大军跟袁绍一同进攻关内。

可孙策还是断了对朝廷的贡奉,这也就意味着孙策治下的青、徐、兖、豫、荆、扬、交七州都不再向朝廷输赋。

而袁绍显而易见,也不可能再向朝廷贡奉,他称帝的野心几乎就要按耐不住了,怎么可能再贡奉天子。

所以河东的归属,就关乎朝廷最后的经济命脉。

朝廷以刘备为大将,率两万军队在河东极力抵抗张郃的进攻。

曹操的头疾发作,只能留在雒阳重聚他兖、豫的溃兵,整顿军心。

张郃率军四万对抗刘备两万,并未占据多少上风。盐池附近已经杀的尸横遍野,血流成河。

但对朝廷不利的是,并州诸羌胡选择了支持袁绍。在袁绍所任命的河东太守郭援,以及并州刺史高干统帅下,并众数万,助张郃攻取河东,所到皆克。

朝廷不得不继续向关中诸将求援,使钟繇督马超、成宜、杨秋等西凉部将助刘备防守河东。

由于各种问题地址更改为请大家收藏新地址避免迷路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好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好阅小说app 阅读最新章节。

新笔趣阁为你提供最快的霸王!更新,第92章建国号选择免费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