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来看吧小说>历史军事>霸王!> 第89章兴军十万,决胜天下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89章兴军十万,决胜天下(2 / 2)

袁绍可真是挑了个好时候!

豫州为江东新附之地,很多豪强、宗帅心里想的便是归降袁绍而非归降孙策。

只是为同盟之故,暂且归附在孙策麾下。

就在陈留一线,还有数万义师、群盗,想着怎么投奔向袁绍。

孙策一边厚赏关内侯以拉拢其中豪杰,一边派军队、将领全力整顿这支部队。

如果袁绍这个时候南下,怕是刚刚安稳的形势,又会板荡离乱,如烈火燎原。

因而张纮说道:“我以为群盗等之所以蠢蠢欲动,不安本分者,只借袁绍之威尔。当此之时,我等若固守疆场,只会导致野心如野火蔓延,动荡愈演愈烈。”

孙策精神一振,看向张纮,问道:“卿言下之意是?”

“应快刀斩乱麻,以长刀破竹之势,一举击破袁军!以敌未合之际,逆击之,折其盛势,以安众心,然后可守也。”

孙策瞬间了然,有时候进攻不是为了扩大战争,而是为了挫败敌方的侵略意图!以武止戈,方能促进和平。

孙策当即说道:“若如此,孤当亲自领兵,北上进军,击破袁营别部!”

江东北伐虽然分兵,但在陈留这一线还是有三万部众的。

孙策亲自将吕蒙、周瑜、张辽、徐晃、甘宁、张飞、朱桓、程普等将,破袁军于此并非难事!

随着孙策星夜下令,江东大军稍作休整,将校激励士气,宣讲了袁军的背盟弃义,围困己方将校之后,三军立即愤而求战,欲雪耻于小黄城下。

大军士气高涨,在隔日立即出兵,北上驰援。

陈留与小黄一衣带水,紧密联系在了一起,相距仅几十里,这边婆媳吵架,隔日临县的娘家就能得到消息。

当初袁军蠢蠢欲动,瞒不住江东的眼线,这边孙策亲自誓师,统军三万北上,那也根本藏不住消息。

本来不愿见诸葛瑾的袁绍听闻孙策真的兴师动众来讨伐他了,也感觉到了这位年轻诸侯的凌厉剑锋,不得不亲自接见诸葛瑾。

袁绍作为雄霸北方霸主,其气度与曹操截然不同,相较于曹操的矮小和狠辣,袁绍不仅身材高大,而且气度宽宏,相貌堂堂,一表人才。

虽然他年纪已老,但仍有儒雅之风,温润和煦,堪称是荀彧的年老形象。

公正而言,荀彧的才干和成就是否能比得上袁绍,真是未知之数。

如果他袁绍不曾走向诸侯之路,大汉依旧承平,袁绍未必就不能继袁家家风,继续做一位顶级的三公宰辅。

主要是袁绍这性格,也着实并非诸侯之良才,他好谋无断,作个谋士或许出谋划策非常出色,但作为诸侯则决断能力稍弱。

比较出众的便是他的气度,虽然两军交锋在即,但他接见诸葛瑾依旧从容,笑容和煦,仿佛旧友相见。

“诸葛卿年初不辞而别,孤还甚为挂念,以为河北招待不周。又恐卿在路中不测,今日复见,孤心安矣。”

诸葛瑾拱手,说道:“大将军政务倥偬,某本欲当面拜别,奈何一直求见不得,事急从权而。”

这俩人性格都比较宽大,虽然是两国交锋,但氛围相当的和睦。

不知道的还以为,他们是旧友重逢,慰问安泰呢。

但毕竟此刻是军情紧急,每耽误一刻,前方就可能两军扰攘,死伤无数。

诸葛瑾在短暂寒暄过后,乃主动开口问道:“大将军与我主盟约共击曹操,两军一直戮力同心,方济国难。为助大将军击破曹贼,我主亲赴矢石,不惜死伤,力攻许县,断曹军之后援。”

“两军亲密,可谓与子同袍,缘何大将军兴兵南下,围我将校于孤城之中?”

“如此岂合盟军之义?岂不失天下之望?宇内胜兵举旗者,莫不尊大将军为盟主,归附大将军义旗之下!”

“甚至我主数曾言,大将军济时救难,远胜袁公路,更比汉室得天下人望,诸侯、豪杰莫不景附,可为当代尹、霍。”

“将军就如此对待景附之势?如何使诸侯安从将军啊?”

当代尹、霍这可以是一个美誉,也自然可以是一种劝进之词!

毕竟霍光可是废立了皇帝!

能废立汉室之君,自然就能取而代之。

袁绍部下也不是铁板一块,一直有人劝他:“赤德衰尽,袁为黄胤,宜顺天意,以从民心。”

到了如今这形势,袁绍不进一步登基称帝,势力发展也的确是处处受到掣肘。

如果在他称帝之事上,能得到孙策的支持,那汉德瞬间就是天下大势了!

成为一个割据庸凉的偏鄙政权。其势可灭也,再难如当今一般,昭昭如日,影响四方。

袁氏基业就可以长久存在了。

鲁肃与孙权榻上策的建议是什么?竟长江所极,据而有之,然后建号帝王以图天下,此高帝之业也。

建号帝王以图天下!

这也是袁绍目前最迫切的需求。

因而袁绍瞬间动容,乃对诸葛瑾说道:“卿所言极是!孤察众人之议,专欲误孤也,不足与图大事!以孙将军攻天子之名,而与孙将军交兵,实有负同盟之义。”

“此诸人持议,甚失孤望;今卿廓开大计,正与孤同,此天以卿赐我也。”

由于各种问题地址更改为请大家收藏新地址避免迷路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好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好阅小说app 阅读最新章节。

新笔趣阁为你提供最快的霸王!更新,第89章兴军十万,决胜天下免费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